—— 01——
去年,智研咨询发布了《2018-2024年中国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报告称,2003年以来,我国销量增速就一直快于全球,2016年国内市场实现机器人销量8.7万台,同比增长26.9%,快于全球增速15.9%11个百分点,占全球销量的30%。
今年6月份,牛津经济研究所也发布一份机器人报告。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就将有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相当于约8.5%的制造业职位。而中国已经占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五分之一,到时候的机器人数量将会达到1400万左右。
除了报告外,各大媒体也对我国的机器人成果进行了报道,如中国诞生了全球负载最大吨位搬运机器人、佛山诞生了双旋机器人、国内首个工业云机器人诞生等等。
从上面的两个数据报告和媒体的事实报道中,无疑都透露出了一个相同的信息,那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制造速度都在迅猛地发展。有一家外媒更是直接惊呼中国机器人这是要称霸全球呀!
可见,或许在2030年,中国很有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还将会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大国。,成为工业机器人大国和成为人口大国一样是弊与利并存,忧与喜同在。那么,成为工业机器人大国有什么风险呢?
—— 02——
对于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会带来风险,牛津经济研究所称我们的研究显示,与同一国家的高收入地区相比,低收入地区更容易感受到自动化的负面影响。
牛津经济研究所这句话简单理解,那就是“在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地方引进机器人,低收入地方的人被机器人抢走饭碗的概率会大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笔者这里给大家讲个简单的故事就明白了,地球村里有富人区和穷人区,富人区里住的都是擅长脑力活动的人群,擅长金融和IT,年收入基本百万级别,属于年年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那种;穷人区里因为各种原因,所以只能干些手工活,体力活,属于年年忙到手抽筋却没啥钱的那种。
当有一天,工业机器人从天而降,说它可以免费为大家干活的时候,富人区的大老板压根就看不上这东东,因为人家干的是高智商的活,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智商明显还不够。然后工业机器人就跑到了穷人区,然后穷人区的老板就发现这些机器人能干流水线的活,而且还不用钱,于是就让这些机器人留了下来,而那些工人则大部分被老板给炒鱿鱼了。(笔者这个故事比较简陋,不足之处请多多包涵!)
相信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应该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低收入群体会受到机器人的较大影响。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去看芒果台的《变形记》,看看里面农村爸爸只能靠搬水泥,砸石头才能赚到钱的时候,相信应该就能够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 03——
接下来,笔者就把上面那个故事慢慢地代入我国。
在2018年全国各省市人均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排名前三,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183元、62361元、45840元。而贵州,甘肃、西藏则处于垫底位置,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2万。
据悉,2018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而工业生产总值为8694.95亿元,其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为26%;而2018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14806.45亿元,其工业总产值约13290亿元,其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为89%。
上海市和贵州省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分别反映了这两个地方的工业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省的生产总值大部分是靠工业支撑起来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贵州省的工人要比起上海市的工人多很多,因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数往往呈正相关关系。
倘若工业机器人分别进入到上海市和贵州省,工业机器人在贵州省起到的作用很大概率是要会大于上海市,很有可能会让贵州省的工业产业加速升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生产总值翻倍也不一定。
不过这时,贵州省的工人有可能就会像笔者上述讲的那个故事一样,出现大批被下岗的情况。
以上数据与分析仅供参考!贵州的朋友怎么看?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