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们离了电脑便无法工作,线上支付几乎要取代现金,一些小学生都吵着用压岁钱炒股或是理财。在变幻如梭的金融科技时代,若我告诉您可以帮您理财,人工智能可帮您运用金融技术钱生钱,您可以日日海滩度假、夜夜笙歌曼舞,不必再辛苦赚钱,您可相信?
这不是新骗局也不是忽悠,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十三五”规划已将智能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无论您笃信还是质疑,时代的列车正在轰轰碾压;无论您是被人工智能裹挟者,还是创造与拥趸者,人类社会的投资理财事务已转至人工智能篇章。
也许我们对机器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车间机床上的机器手臂,或者《瓦力》中呆萌可爱的小机器人伊娃,但事实是,如今已有更多被赋予了投资能力的机器人问世并开始服务人类。
您一定会问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能在投资方面为我做些什么?它们怎么能为我“靠谱”地赚钱?
那我敢问您可有一双慧眼,分得清每个金融产品的涨跌起落?您是否能抓得住每一个大底,逃得了每一个大顶?您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及时止损、止盈?
这些事,机器人可能做得比您更好。
因为机器人没有情感。岁月彷徨里,您处处小心翼翼,力图避开理财大坑,希望收益涨个不停。生而为人,哪有不存“贪悔”之心的呢?在投资这件事上,有时候反人性思维反而有利。
无数顶级投资人最终领悟到,投资界最应该信奉的“圣经”不是巴菲特投资法,而是《金刚经》,投资的时候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机器人就是啥“相”都没有,他们不带感情色彩的投资操作只有一个目的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让收益最大化。
对于机器人来说,约束条件需要简单再简单,智能投顾科学家与编程人员给机器人芯片中输入若干代码,分别对应盈利、亏损到某个点位平仓、某些连续若干天上涨的股票、基金加仓等。
没有“疑”和“悔”的机器人在执行交易操作时,杀罚决断毫不犹疑。,机器人智能投顾市场发展迅速。美国等海外市场的智能投顾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2.2万亿美元。
中国的智能投顾市场尚在起步阶段,发展势头亦很猛,各类型机构均有机会开拓市场。银行及互联网巨头在资产能力和团队实力上更具优势,而第三方机构则具有较高灵活性,未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说到这里,可能许多人会问找个厉害的机器人帮我投资,那么未来我是否会超过马云、巴菲特,变成世界首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为机器人投资也有其局限性。正如DeepMind公司AlphaGo击败人类顶尖围棋选手,而到了中国象棋界,机器人玩不过初学萌童,原因是围棋规则简单,中国象棋规则复杂。在机器的世界里,规则越简单,越容易反复练习并纠错,可人类投资世界规则多如恒河泥沙,多少投资者的贪嗔痴疑夹杂其中,共同构筑着金融市场的涨跌起伏。
那么,机器投资在哪方面最有用呢?
正如上文所说,在那些规则简单的投资领域。比如智能定投、智能黄金投资,由于基础投资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没有暴涨暴跌,机器人可以时时监控价格涨跌和投资品的相关信息。
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搜集并更多有效信息成为金融人的难题。投资人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刷“财经新闻”,看自己投资的股票所属行业、公司、上游、下游等报道,“百密一疏”,风暴往往来源于某一细微的蝴蝶展翅。而如果是机器人监控新闻,接着自动进行交易下单,很大程度上会避免投资陷入深坑。
同样关涉筛选信息,在多如牛毛的各类金融资产中,用肉眼去识别哪一类资产更具价值,显然颇具挑战性。机器人将资产分为股票、债券、期货、基金、信托五大类,将判定条件设为连续30日超过5%年化收益率的产品,持续预警就可以筛选出相应的投资产品。
中国新老股民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打新股”(申购新股)。很多股民经常忘记申购,机器人投资可以设置每日交易时段自动打新,您只要等着中签短信和缴款通知即可。
机器人投资这么好,为什么用的人还不多?
投资者看到软件里自动蹦出来的一些推荐股票、基金,按说反应链条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反应疑惑;第二反应点开;第三反应觉得收益还不错;第四反应买。,达成“买”这一行为的人数占比较低。这反映了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不相信投资亏损概率小的人工智能金融应用?
诚然,拿血汗钱让机器人帮忙理财,任何人心里都会犹豫。那当下的人工智能究竟靠不靠谱?
对此,一言以蔽之,机器人投资设计的初衷就是弥补人类思维的缺陷,评判其是否有效有以下三个关键标准1、数据。基于全网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是有效的;2、限定条件明确且符合金融投资逻辑的智能算法是有效的;3、模型经过反复验证,验证了投资收益的人工智能是有效的。
,不是所有沾了人工智能边的金融科技都能成为成功的投资机器人。成功者需具备海量的数据、靠谱的规则,经历过反复试验。
在未知的未来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强大的人工智能确实能帮我们离成熟、成功更近一步。机器人投资,可说是我们奔向财务自由的一双优质跑鞋。
面对机器投资,无需惊慌,拥抱未来才能获得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