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大约
中新社北京报道,刘育英记者于12月15日电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1565亿美元,增长率更是高达12%。而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更是达到了约3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惊人的15%。这一切的数据都显示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前景。
在15日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观察报告会上,王爱华副总工程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报告显示,根据信通院的监测平台数据,截至今年10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将近5600家,而中国则拥有将近1450家人工智能企业。尽管近几年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基本保持平稳态势,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期。
王爱华指出,与全球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情况相似,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融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并不理想,但在第三季度却出现了强力的反弹。据她介绍,今年人工智能C轮以后的投融资占比已经超过了50%,这意味着前期的投融资热潮正在逐渐接近尾声,下一步将需要公开市场进行募资。
不仅如此,王爱华在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观察”报告中还指出,人工智能的学术研究在今年依然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从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布的论文总量已经超过了73万篇。而中国在这一领域中表现出色,论文产出总量超过18万篇,占比还在逐年增高,2019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2.3%。
在融合应用方面,中国国内今年在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截至11月底,国内已经有9家企业的10个人工智能产品获得了医疗器械三类证,这不仅是零的突破,更是巨大的进步。
人工智能的商用步伐也在逐渐加快。最近,百度获得了北京市首批无人化路测第一阶段的许可,谷歌在今年9月份发生的小型事故和险些碰撞事故也只有18起和29起。凤凰城更是取消了车内安全员,这一切都预示着人工智能的商用前景十分广阔。
王爱华认为,未来的十年是全球数字经济迈入智能社会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应该以建设人工智能新基建为契机,加速构建人工智能相关能力;发挥应用先导示范作用,落地融合应用;同时以法律标准先行,完善治理能力体系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