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带来经济繁荣 人机协作创造更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展正在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新自动化时代的前沿。机器人和计算机不仅已经能够出色地执行众多传统体力劳动,而且它们正逐渐胜任需要高度认知能力的任务,这类任务曾被认为难以自动化。从矿工到首席执行官,自动化正在重塑每个人的日常工作。那么,这些自动化技术将以多快的速度融入我们的工作环境?它们将对全球经济的就业和生产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对自动化技术及其潜在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指出,人机协作才是创造美好未来的关键。自动化不仅可以减少错误、提高质量和速度,从而提升企业业绩,还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为经济增长和繁荣注入新的动力。自动化还有助于抵消劳动适龄人口比例下降的影响。据麦肯锡估计,自动化每年可能为全球生产力增长贡献0.8%到1.4%的份额。
关于自动化的潜在影响,麦肯锡强调应更深入地分析特定职业中的个别活动,而非整个职业。每个职业都包含多种可以不同程度自动化的活动。基于当前技术,只有少数职业有望实现全面自动化,但几乎所有职业的部分活动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麦肯锡估计,全球近一半的工作活动可以通过调整现有技术实现自动化,这相当于近16万亿美元的工资总额。
最容易受到自动化影响的活动通常是在高度结构化和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的体力活动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这类活动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一半以上,相当于近2.7万亿美元的工资总额。它们广泛分布于制造业、住宿和食品服务业以及零售贸易。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面临自动化的风险,中等技能和高薪职业也同样面临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潜力。随着个别活动的自动化改变整个工作流程,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协作将变得越来越紧密。
自动化不会一蹴而就。麦肯锡预测,即使技术上存在潜力,自动化对当前工作活动的全面影响仍需多年时间。自动化的速度及其对劳动者的影响将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包括技术能力的发展、技术成本、劳动力竞争、绩效效益以及社会和监管的接受程度等。据情景模型预测,到2055年,当前的工作活动中有半数可能实现自动化,但这个时间点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提前或推迟。
尽管关于自动化的讨论大多关注潜在的大规模失业问题,但人们仍需与机器合作,共同推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这是全球各国都在追求的目标。麦肯锡对生产力的估算假设被自动化替代的劳动者会找到新工作。许多劳动者将需要转型,业务流程也将发生变化。虽然过去的技术变革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并没有导致长期的大规模失业,因为新类型的工作随之产生。麦肯锡指出,这次技术变革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尚不确定,但其分析表明,只有当我们与机器协同工作时,才能实现总生产力收益。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工作场所,要求劳动者和技术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