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加快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正逐渐成为创新与发展的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提出了明确指示,而青岛高新区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依托中科系、企业系等创新平台,深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通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市场的通道。
在山东卫视的《山东新闻联播》中,青岛高新区的先进工作做法得到了重点关注。这里,新旧动能正在有序转换,创新平台载体不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新兴产业的步伐稳健。
以长光禹辰信息技术与装备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凭借研制出的国内首款商用6通道多光谱相机,成为了无人机巨头大疆科技在国内唯一的光谱领域合作伙伴。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农作物的光谱数据能够瞬间呈现在操作平台上,为分析作物长势、识别病虫害以及精确施放化肥农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岛高新区打造的中科院系统技术转化集聚区,更是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走访中科院系统的64家院所,青岛高新区建立中科研发城创新平台,将任务细化到每个部门,全力以赴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长光禹辰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的光谱相机技术经过转化,重量减轻至185克,全面兼容国内外主流无人机飞行器平台,实现了从光谱采集到数据处理的全链路信息产品生成。
除了高科技的科技成果转化,青岛高新区还注重抢抓市场机遇,培育新兴产业。通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需求,成功推出警易通与微车管所等产品,实现了从软件到智能装备的转型。目前,这两款产品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展现了青岛高新区在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
青岛高新区的成果不仅仅在于一两家企业或一项技术。在这个区域里,依托创新平台,众多企业正在茁壮成长,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崛起。这里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锋,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在新兴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机器人
- 青岛高新区加快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 极飞无人机向科技公司转型:发布首款无人车
- 人工智能、VR和机器人领域野鸡联盟真是不少
- Ovum分析师:云计算生态系统将在2025年成形
- 云计算能否成为巨大商业蛋糕
- NVIDIA深度学习学院进入中国,帮助企业培训AI人才
- 2025云计算规模达1174亿 监控应用分析
- 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升级版智能巡检机器人
- MIT科学家成功地设计出了细胞体大小的机器人
- 中国制造业的命门,国产机器人打破垄断,年入
- 院士人工智能热潮全球化 政策规划要加快落地了
- 贵州出台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防数据惹祸
- 宇视多功能一体机VMSB200:实用+易用靠谱
-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 智能家居热度不减未来智能家居机器人将进一步
- 人工智能为人类未来开辟了第二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