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传输无线数据太阳能无人机首飞 能连续50小时
代号“猫头鹰”的神奇飞行
在光纤网络难以覆盖的偏远地区,卫星通信的成本又过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的首架太阳能试验机“猫头鹰”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答案。近日,它的试飞成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据俄《消息报》报道,“猫头鹰”是由俄“前瞻研究”基金与研究自动控制的科研人员共同精心打造的。这款飞行器的机身采用碳纤维材料,轻巧而坚固,自重仅有12公斤,但它的翼展达到了惊人的9米。机翼的上表面覆盖着太阳能板,机舱内装有蓄电池,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在最近完成的试飞中,“猫头鹰”在距地9000米的空中,不间断飞行了50个小时,其飞行区域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这一壮举充分展示了它的卓越性能。
“前瞻研究”基金的副主任杰尼索夫表示,此次试飞主要是为了测试飞行性能。实际上,“猫头鹰”还有更大的潜力,但50个小时的连续飞行已经足够验证它的所有特点。预计在今年9月,第二架试飞版“猫头鹰”将升空,其翼展将扩大到28米。
在远离城镇的边远乡村和茫茫大海的航船上,无线通信往往是一项挑战。传统的通信方式,如通过人造卫星、有人驾驶的飞行器或是使用燃料携带专门设备,成本往往高昂。而“猫头鹰”装备了无线通话及视频信号自主转发器,能够扮演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的角色。只要它在相关空域持续巡航飞行,就能为当地带来无线通信网络。
一旦试飞顺利结束,“猫头鹰”将为俄罗斯各地,尤其是北极地区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它还可以更换设备,对俄罗斯的高纬度区域进行实时监察。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北极地区,因为有了“猫头鹰”,通信变得更加便捷,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进步。
“猫头鹰”不仅仅是一架飞行器,它代表着一种创新的通信技术,一种能够为偏远地区提供无线通信服务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猫头鹰”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的通信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工业机器人
- 俄传输无线数据太阳能无人机首飞 能连续50小时
- 预计2025年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70亿美元
- 维基百科要做知识搜索引擎挑战 Google
- 苹果研发新技术MagSafe Lightning或成现实
- 河北首台达芬奇机器人上岗手术 可覆盖几乎
- 三星关闭天津手机工厂,但坚决不做下一个诺基
- 美国无人机数量正激增 不过风险却下降
- 应用商店走向衰亡 未来可能被聊天机器人取代
- 有颜有料 一加6月牙白今日开售
- 自动化机器人编织玻璃纤维管 可被用于其他行星
- 百度机器人商业首秀 人工智能在肯德基点鸡块薯
- 云计算成全球热点 研讨会共探信息安全
- 为什么我不看好机器人培训速成班?
- AI来势汹汹 机器人理财正当时
- 机器人创意赛、RIC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 睡不醒的冬三月 HUAWEI WATCH 2 Pro让你拥有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