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学家打造蝠鲼机器人 能在水下畅游10小
在海洋的深处,有一种被誉为“水中舞者”的生物——蝠鲼。这种优雅的生物几乎毫不费力地滑行于水中,即使在狂风巨浪之间也能保持高效的游动。如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汲取了自然界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模拟蝠鲼的机器人。
这个小巧而精致的机器人被研究人员亲切地称为“蝠鲼机器人”。它长约35厘米,宽63厘米,重量约为680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一对柔软的胸鳍,由电动马达提供动力,使得它能够在水中畅游长达10个小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Che Chee Meng在接受NBC新闻采访时提到:“众所周知,蝠鲼是极其高效的游泳健将。我们想要一种新型的推进方式,替代传统的螺旋桨式推进器。”
蝠鲼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可以用于搜索和营救工作,还可以进行水下调查和检测,为环境组织提供重要的水下数据。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些机器人能够以集群的形式进行部署,大大提高搜索和调查的效率。
工程师们耗费了2年的时间,对40个不同的胸鳍设计进行了测试,试图完美再现真实蝠鲼的游泳方式。研究人员称,蝠鲼机器人在水池测试时表现出了良好的机动性,其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秒0.7米,每小时2.57公里。
与真实的蝠鲼一样,蝠鲼机器人的身体呈宽而扁平的形状,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在其腹部安装多种传感器,用于收集各种水下数据。Meng表示,鱼鳍设计相比推进器具有更大的优势,不仅不易被水草缠住,而且产生的湍流更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较小。
Meng和他的同事们计划在海洋环境中对蝠鲼机器人进行测试,研究其在不同下的游泳能力,并评估其对抗洋流的能力。他们还在致力于更多自动化技术,让蝠鲼机器人实现自动化航行。未来,这些优雅的机器人将成为海洋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而美丽的蓝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