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人工增雨(雪)作业力量填补空白 大型无人机飞越日喀则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消息,9月24日下午,一架搭载先进云降水探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大型无人机,从西藏日喀则腾空而起,成功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这一举措标志着大型无人机在高原地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已经步入常态化,填补了西藏地区在此类空中作业力量的空白。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因其海拔高、地势复杂、天气环境多变,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难以开展。随着近年来民用大型无人机的迅猛发展与技术进步,中国气象局响应地方需求,果断在高原地区运用如腾盾“双尾蝎 A”等大型无人机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拉萨河)流域,开展了一系列以大型无人机为主的空 — 天 — 地综合探测与增雨(雪)科学试验,简称“试验”。
自2023年以来,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与自治区气象局等单位紧密合作,针对高原地区特有的云系,结合机载设备云降水观测、卫星、雷达、雨滴谱仪以及微波辐射计等多种观测手段,积极开展云降水观测和增雨(雪)试验。至今,已利用大型无人机共进行22次云降水观测和增雨(雪)试验,总飞行时长超过67小时,催化时长也超过25小时,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官方表示,这些大型无人机具备高效灵活、飞行升限高、续航和载荷能力强、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在地形复杂、响应任务需求迅速的情况下表现出色。它们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可以精确定位、监测和测量作业区域,为气象部门提供了宝贵的实时数据。至今年9月,气象部门已成功构建青藏高原飞机人工影响天气常态化作业服务体系,为未来的气象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