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能走到头了 后面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智能机器人 2025-03-04 10:3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世界之规律,是人类在智慧尚未成熟时,用以简化世界认知的一种工具。人工智能的崛起,则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不再依赖这种简化,直面复杂多变的世界。

科学哲学的经典问题中,归纳法的正确性如何保障,波普尔以证伪理论回应,但问题并未因此得到完全解答。相较之下,演绎法的正确性无需过多证明,因为它是基于定义与约定的逻辑自洽。当我们深入思考,什么样的逻辑体系才是真正有用时,会发现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它们之所以被选择,皆因其实用性。

归纳法之所以有效,其根源在于世界存在的某种恒定规律。事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会重复发生,这种规律性使得归纳法具有实用性。演绎逻辑亦是如此。这样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

结合思考类行为学和认知心理学,我们不禁思考:人类的认知能力为何会有偏差和错误?即便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人类仍需要作出判断,尽管可能充满错误。这种倾向是人类在资源有限时的策略性选择。

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归纳法和演绎法。它们之所以被人类选择并进化为本能,是因为它们的实用性。换句话说,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反映了它们对人类自身视角和需求的满足程度。它们是人类观察世界的方式,而非世界本身的真实面貌。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工智能不再依赖人类的简化手段。二战后兴起的系统论尝试研究这种复杂性,但成效有限。现代医学等领域所发现的规律往往只是相关性,难以解释其背后的原理。面对这样的复杂性领域,人类智能已显得捉襟见肘。与计算机的野蛮运算和统计回归相比,人类似乎已无优势可言。正如围棋中局部有规律和策略的结构性可被利用之外,其整体上的复杂性已使人工智能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能力。人类在某些领域的智能优势正逐渐消失。而对于人类的情感等是否会成为人工智能无法超越的领域这一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如果人类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那么情感的价值也将受到质疑。总之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在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未来值得我们期待与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可能的后果

当谈及人工智能的威胁时,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机器人统治人类的设想。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我愈发觉得,还有一种更为紧迫的挑战正等待着人类——那就是人类变得无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这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挑战,尤为严峻。

有些人认为,历史上的技术进步都曾使得人类短暂地变得无用,但最终人类总能找到新的出路,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我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过去的经验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结果。对于人工智能,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它可能会改变人类的命运,使得人类全方位变得无用,而这一次,人类可能再也找不到安身之所。

这种变化可能通过市场调节也无法解决。当雇佣人类的成本超过使用人工智能的成本时,人类的劳动将变得毫无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劳动将变得不被需要,没有价值。

面对这样的未来,人类将面临重大的政治决断。一种选择是自由主义下的优胜劣汰。这可能会导致少数人拥有丰厚的工作收入,成为社会顶层,而大多数人则被边缘化,无所事事。如果这种阶层分化得以固化,长期隔离进化之下,最终可能会分化为两个物种,这并非是不可能的,就像电影《时间机器》中所描绘的情景。

另一种选择则是某种形式的平均主义。在愿意工作的前提下,平均分配工作机会,比如实行每年一月工作制。我个人的看法是,第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人类社会的所有文明成果,都是基于人有用的这一前提。只有当人类变得有价值时,我们才有博弈的资本,才能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从奴隶制到租佃制,再到现代的民主制度,人类的进步都是基于劳动价值的提升。

如果人类变得无用,那么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可能流失殆尽。在没有价值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期望获得福利和权利呢?在政治问题上,实力与权力的对等是必然的原则。如果大众变得无用,那么他们失去权力和福利也将是必然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是真实的,而且可能比许多人想象的更为严重。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持自己的价值,避免变得无用。否则,我们可能会失去一切,包括我们的权利、福利和文明成果。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应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