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11 阿里机器人军团告诉你机器和人的100种可能
日前,全球首个获得人类国籍的类似人类的机器人——沙特的AI机器人索菲亚,激起了广泛的热议。人们纷纷探讨:我们该如何看待机器人,如何与它们共存?
从经典的动画作品如《阿基拉》和《苹果核战记》,到近期被搬上大银幕的《功壳机动队》和《银翼杀手》,这些科幻作品所描绘的未来世界,展现了人类与机器人的深度结合。这种结合的结局往往以悲剧收场。
而在这个双11购物节,阿里机器人的“军团”展现了机器与人的多种可能。它们不仅仅是模仿或代替人类,更不是挑战或超越人类,而是承担起繁琐的工作,与人类协同合作,提高生产效率。
想象一下,在设计的领域,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犹如一位不断挥毫的艺术家,每秒自动生成8000张广告海报,为双11期间设计的4.1亿张商品海报注入了无限创意。在客服领域,“阿里小蜜”机器人承担了双11当天95%的客服咨询任务,轻松回答消费者的各类问题,大大提高了客服服务的能力。
走进仓库,你会发现“旗舰仓”机器人帮助拣货员从繁重的步行任务中解脱出来,只需抬手拿货,便可轻松完成日常工作。而菜鸟网络的无人机群组以及配送机器人菜鸟小G,更是将物流的效率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数据中心,巡逻机器人“天巡”接手了人类运维工程师的重复性工作,而调度机器人“达灵”则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数据资源的无人化分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这个双11,无数机器人的活跃身影,人机协同合作,共同创造了1682亿元的交易额的惊人纪录。这些机器人基于人类的需求,服务于人类,提升了社会经济的运转效能。人类与机器人的和谐共处,不仅展现了科技的智能,更结合了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或许未来人与机器人的相处方式,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