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才能不被机器人取代 专家 替代你的不是AI 是善用AI的人
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性工作被替代的趋势愈发明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人们该如何成长?如何确保技术不被滥用?在复旦科创先锋论坛上,专家和业内人士为我们揭示了ChatGPT等AIGC产品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专家们普遍认为,ChatGPT正在向不同细分专业方向加速发展,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它将会推动人们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学习,摒弃低效重复的劳动,从而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价值的工作。对此,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表示,虽然人类在机器学习方面可能无法匹敌机器,但我们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利用AI,我们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甚至超越机器。
在复杂系统中,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尤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可以替代所有工作。上海乐言科技创始人兼CEO沈李斌认为,AI只能处理重复性的任务,而在专业领域,顶级劳动者的价值无法被替代。“替代你的不是AI,而是那些善用AI的人”。
一些人担忧,随着AI技术的普及,入门职位被机器占据后,人们可能会失去成长的路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持不同看法。他认为,这将促使人类重新学习和适应,从低效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投身于更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中。例如,在教育领域,ChatGPT可能会激发教师更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针对暂停AIGC技术进一步研发的建议,复旦管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张诚认为,不应通过“停止”来约束技术,而应建立相应的规则来规范使用。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而提出的暂停研发建议也不应被轻易接受。
邱锡鹏教授强调了在开发AI产品时,应将其与人类价值观相结合,实现人机和谐共处。监管也应考虑如何让技术符合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公平。鼓励企业积极应用AI技术,推动产线结合,让AIGC工具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适应、学习和成长,与AI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