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中国制造2025 江苏加大技改力度

行业资讯 2025-02-22 12:0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今日的技术改造项目如同孕育着明日的先进产能种子。企业倾注于技术革新的努力,不仅直接壮大了工业投资、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催生出对技术咨询、工艺设计、装备制造等生产类商品和服务的渴求,从而带动消费、扩大内需。江苏省副秘书长王志忠在近日的技术改造新闻发布会上着重指出,企业通过采纳先进技术装备与工艺,能显著提升技术实力,改善产品质量,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瞩目成就

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透露,江苏省委、省长期以来对企业技术改造寄予厚望,明确了其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为持续推动工业强省建设,江苏省每年将“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纳入年度考核,并围绕技术改造加大政策支持。自“十二五”以来,江苏已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过3万亿元,年均增长20%。2014年,江苏的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国比重超过11%,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这一转型投入比重已从2011年的约40%提升至2014年的近半,为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效益跟踪显示,“十二五”期间每投入一元技术改造资金,即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达到惊人的3.09元、0.25元和0.4元。一些重点企业如江苏中天科技、天士力帝益和丰山集团等通过技改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利税的显著增长,增幅超过项目实施前的70%。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跃升

随着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众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尝到了甜头。江苏盛虹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技术改革成功升级为国内最大的差别化纤维生产企业,其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打破了国际垄断。江阴兴澄特钢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证明了技术改造的巨大价值。江苏已经形成了一批领先的产业链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江苏工业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实施的节能改造工程也为提升能效水平和减少资源消耗做出了贡献。

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紧密对接

王志忠强调,技术改造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投资省、技术新等。通过实施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将被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创新成果将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不仅将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污染排放,而且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江苏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技术改造投资计划,旨在与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紧密对接。到“十三五”末,“十四五”末等关键时间点,江苏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的规模和比重,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江苏行动纲要的背景下,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技术改造革命。这场革命不再局限于设备的简单更新,而是引导其向更深层次发展:从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改造转变,从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全流程改造转变。我们鼓励企业超越自身界限,与整个产业链进行协同改造,从分散的布点企业转变为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的新形态。

当我们谈论江苏智能制造时,江苏省经信委的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戴跃强为我们描绘了生动的画面。他强调,智能制造在江苏被看作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方向,是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是企业技术改造的主题内容。智能制造,在江苏不仅仅是关于机器换人的简单故事。它更关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生产安全性的增强。

智能制造在江苏的应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制造环节,延伸到了智能工厂的发展,甚至延伸到了制造业的服务化。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在生产线上大显身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我们正在进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技术改造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引导企业从单一的设备更新向全面改造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转变,从单纯的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全流程改造转变,从单一企业的孤立改造向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改造转变,从分散的企业布局向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的新局面转变。

技术改造不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它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技术改造的革命在江苏乃至全国掀起波澜壮阔的浪潮。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