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互联网风口的蚌埠制造

行业资讯 2025-02-11 10:5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近年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催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在安徽蚌埠的实地探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这场“互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智能科技,让制造更具话语权。在蚌埠的一家企业,一面约4平方米的“背投”屏幕上,跃动着各种技术参数。技术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远程“诊断”,他们成功解决了远在巴基斯坦的CNG压缩机异响问题。这台远销海外的压缩机,早在两年前便由蚌埠制造,最近用户反映运行中出现了异响。经过在线诊断、远程“访问”和参数分析,售后服务人员得出结论:异响可能是由周围声源造成的。

这只是安瑞科(蚌埠)压缩机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在售后服务中的一个应用。谈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压缩机上的应用,安瑞科的马永胜副总经理兴奋不已。他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以在任何可联网的电脑上随时访问并控制全球任何一台压缩机。电子地图精准定位压缩机地理位置,实时监测运行状态。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能远程修改运行参数,实施远程控制。

在蚌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产品制造业相结合的企业并非个案。更多企业正积极转型,将工业机器人投入生产,以替代人工进行精密仪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中建材玻璃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生产中,提高了成品率,成功生产出超薄玻璃基板,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转型,让产品更具竞争力。马永胜坦言,过去卖出上千台设备才能换来几千万元收入,如今只需卖出三四百台设备就能创造数亿元的销售额。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远程控制已经成为可能,企业迫切需求这一技术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维护和运行成本。安瑞科果断将互联网技术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联合高校和通讯公司共同开发信息集中采集无线发送系统。

身为安徽老工业基地的蚌埠,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多个“安徽第一”。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部分企业因产品僵化、管理体制落后而陷入困境。如今,一些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持续创新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重新占据了市场,更具国际竞争力。

在安徽珩业车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年君道出了合作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初衷。他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用工荒”和用工成本的上升倒逼企业与时俱进,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生产经营中,实现新一轮工业革命。他决心用信息化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造,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控制,从产品制造到营销及售后,全面数字化。

这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更为蚌埠等传统产业城市指明了转型升级的方向。珩业车轮:两化融合引领产业升级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珩业车轮企业如凤凰涅槃,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跃升为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市场大门洞开。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革新,更是企业思维的革命。在“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珩业车轮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安徽省经信委举办的两化融合演讲比赛中,年君的创业故事引发了广泛共鸣。他以坚定而激昂的语调讲述企业如何在两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他提到:“我们的生产线已经全面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特别是我们的车轮制造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系统,开创了整个车轮制造行业使用机器人的先河。”

信息技术的洪流正深刻改变着工业制造的传统模式。在珩业车轮,这种变革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除了机器人自动化应用外,互联网技术更是深入到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这使得珩业车轮能够研发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国内外知名汽车生产商的需求,如奔驰、沃尔沃等,同时批量出口到国外先进汽车生产厂家。

蚌埠市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开始认识到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能优化产品设计、拓展销售渠道等。为了推动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蚌埠市出台了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计划创建多个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

展望未来,随着蚌埠市制造业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腾飞,珩业车轮必将继续引领行业潮流,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这个企业不仅展示了科技的力量,更展现了传统企业转型的坚定决心和无限可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