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种军用机器人亮相 助远程反恐边防(图)

智能机器人 2025-02-10 11:48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区惊艳亮相,机器人成为新时代的“无言战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步融入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作为特种机器人的领军研发单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近期举办的全球机器人盛会上展示了众多创新产品,引起广泛关注。

在此次大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示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特种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高度自主性,还拥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这些机器人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了战场上的“无言战友”。它们无声无息地执行任务,拥有不会疲劳、不会窒息的优势,且隐蔽性极好。从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到武装打击机器人,再到无人飞机,哈工大的展品展示了机器人在军事领域的广泛用途。

在展区现场,一款水下船体清洗机器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款机器人由哈工大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研发,无需进入船坞,便可远程对船体进行清洗维护。它的爬行速度极快,平均每秒可达1米,而且清洗效果出色,不会磨损船体表面。它还具有实时监控系统,让操作人员能及时了解船体周围的情况。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还展示了武装打击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外形酷似微型坦克,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它可根据军方需求进行研发,能装载多种,采用激光瞄准系统,具备音频对话功能,图像数据通讯能力强大。这款机器人可远程打击,震慑歹徒,协助边境巡逻,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

展区的无人机也备受关注。其中,一款可折叠便携无人机引来众多参观者。这款无人机设计独特,折叠后仅有A4纸大小,可快速起飞,适用于前线侦查、抗震救灾等紧急情况。即使在恶劣环境下,它也能稳定飞行。

哈工大特种机器人研发部负责人表示,这些机器人的成功研发离不开高校的技术支持。特种机器人研发团队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为依托,许多技术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智能机器人主题。高校机器人研究团队为这些参展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这些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满足了军事需求,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机器人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沈阳机器人自动化公司与高校联手,领跑国内机器人研发前沿

沈阳某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雄厚技术背景,正与国内顶尖高校如东北大学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建设。该公司与东北大学联手打造的机器人工程领域,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内985高校组建的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标志着我国在机器人技术研发领域的全新里程碑。

与此军队院校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信息系统学院研发的“全局视觉水中救援机器人”,已准备在部队投入使用。装甲兵工程学院研发的“多用途无人地面平台”,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广播机器人”,已经在军队中广泛推广使用。这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提升了部队的现代化水平,也体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

尽管我国在机器人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高端产业遭遇低端应用困境

在新疆,某预备役团首次使用机器人进行训练,主要用于通信线路架设。这批高科技装备中的机器人是其中之一,此前该团已经引入了无人机用于军事训练。这些机器人的应用虽然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边防巡逻用的单兵地面机器人在操控性和移动方式上还有待改进。边防坡陡的地形使得现有的履带式移动方式显得不够灵活,官兵们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在云南省的中越边境扫雷行动中,虽然采用了先进的装备器材,如雷场清障车和排雷机器人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挑战。排雷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下操作难度大,目前尚未在扫雷指挥部列装。这也暴露出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的问题。哈工大机器人研发部负责人韩震峰指出,机器人在自然环境下的表现与野外环境不同,因此研发时需要考虑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虽然我国在机器人的数据链、驱动程序、控制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但大多数产品仍处于研制试用阶段,质量与性能还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沈阳某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仍停留在高端产业的低端应用水平,核心技术仍是短板,应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这一观点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共鸣和深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