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与人工智能未来十年
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预计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相关产业规模更是将突破1万亿元,这一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众多机构纷纷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在刚结束的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上,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的近1800名政界、商界、学术界和媒体人士齐聚大连,共同探讨与新型全球化相匹配的领导力与合作方式。中金投X发布的关于中国AI行业的重磅报告《未来十年:十位专家展望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前景》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了热烈反响。
这份报告汇集了包括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等十位中国AI行业的领袖人物,他们分享了关于技术演变和行业未来的深刻见解与预测。作为AI独角兽代表企业,云从科技为我们预见了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全球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在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AI)申请榜上,中国的企业表现强势,数量从过去的8家增长到19家。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预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高度结合将是经济增量的最大贡献来源。云从科技在人工智能核心基础领域的“基于自研Soc芯片的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项目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与支持,成功入选了相关创新项目名单。
云从科技被美国权威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50家最聪明公司”之一,这得益于其凭借人工智能的产业落地策略。短短四年时间,云从科技已迅速发展成为一家提供个性化、场景化、行业化的智能服务的中国AI领军企业。可见,技术商业化已成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关键,AI企业正积极实行场景落地,这是未来的必经之路。
技术创新的步伐将不断颠覆世界。云从科技的创始人周曦预测,未来数年,人工智能将深度改造各行各业。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如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领域的进展以及亚马逊旗下的AWS子公司在云AI市场的统治地位。云从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其应用到实体经济中。尽管有声音指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可能已触及天花板,但云从科技等企业认为AI技术在应用上还有巨大的潜力。他们已经占据了国内金融、机场等领域的应用市场,并用技术颠覆了发展的实例。
面对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8.4亿美元。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预计,三到五年内,中国企业的智能化率将超过50%。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估值总金额超过3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云从科技等超级独角兽已经在迎接全球AI市场的挑战,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调研机构CB Insights发布的全球AI独角兽榜单中,中国崭露头角,占据TOP 32的十分之一席位,其中云从科技更是以骄人的成绩位列第三。这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的力量已经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并成为全球AI领域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已经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企业如云从科技,已经在某些领域达到了与世界顶尖科技公司比肩的境地。在周曦博士的领导下,云从科技的核心技术屡获国际智能感知领域的桂冠,累计获得10次国际奖项,同时在行业POC竞赛中勇夺158次冠军,胜率高达78.4%。
随着2019年“人工智能寒冬”的争议日益激烈,风险资本投资热度下降,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拐点。周曦博士也指出了人工智能企业全球化的主要障碍——产品的场景化和行业化的特性,使其不会过于通用。这些挑战成为了中国人工智能接轨世界市场的阻力。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潜力与价值创造仍有待深度挖掘。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中国正式迈入5G时代,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中国银行最近成立的5G智能+生活馆便是一个典范,通过云从科技的AI技术与场景支持,成为银行业首个深度融合5G元素和生活场景的智能网点。这些创新实践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前景,推动中国AI力量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溢出带动效应。在全球4.0时代的趋势下,诸如云从科技等AI独角兽企业更应该发挥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助力中国AI实力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未来的十年,人工智能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商业应用,从而颠覆和重塑传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