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创新先行 艾利特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引领人机共融智造新范式

行业资讯 2025-02-10 09:49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时代正在加速来临。协作机器人在各种领域和应用场景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的出货量已达到1.95万台,相较于2021年,增长率达到了4.71%。预测显示,至2026年,这一数字将接近6万台。

近期,艾利特机器人引领技术革新,推出了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的首款产品——CS66F。这款机器人在工具端内部集成了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为协作机器人带来了全新的“触觉”和“力觉”。这一创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的末端感知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更加敏捷、灵活和精确。

这项技术的推出,无疑是一场革命。它极大地扩展了协作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我们开启了“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新时代。

力控技术是协作机器人的核心,而高性能的力控功能则能显著提高拖拽示教、碰撞检测、负载辨识、装配检测、打磨抛光等工艺的精度和效果。艾利特机器人的CS66F,通过自主研发的力传感器技术,为协作机器人行业提供了更安全智能的交互体验、更高的适配性能,以及更低成本的场景化应用模式。

实现这一技术的突破并不容易。长期以来,行业内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实现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技术开发和工艺成本的平衡;二是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在机器人工具端内部集成的技术空白。艾利特机器人不惧挑战,历经三年的产品打磨,成功在DV、PV、PP所有环节中攻克了多个难题,创新性地设计了工具端内部集成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结构。

CS66F的出现,不仅革新了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的生产方式,还广泛适用于科研教育、医疗健康等服务行业。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具有高灵敏度的外力感知能力,同时安全性高,展示了新一代协作机器人在泛场景化应用上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实现多领域、多场景应用的关键。CS66F工具端内部集成的自研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提供150N、10Nm的力/力矩量程,检测精度比国外主要对手高一倍以上。其过载能力超过400%,防护等级最高可达IP68,完美适配协作机器人多样化的工作场景和工作环境。

艾利特机器人的CS66F填补了国内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在机器人工具端内部集成的技术空白。作为第一家掌握该自研技术的协作机器人制造商,艾利特对于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的协作机器人市场中,《2023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市场规模持续增强。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尽管如此,艾利特机器人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仍为智能柔性化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希望。艾利特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重塑行业,引领新时代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艾利特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如同一股清新的风潮,为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这些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和时间消耗,更打破了国外竞品的技术壁垒,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为行业内性价比之选,为行业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协作机器人的领域中,安全和性能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般协作机器人存在碰撞检测不灵敏、容易误触发等缺陷,特别是在满负载运动过程中,安全隐患尤为突出。艾利特CS66F协作机器人却拥有高灵敏的碰撞检测能力,即使在满负载状态下,其碰撞检测灵敏度也优于3N,安全性能毋庸置疑。

CS66F机器人不仅具备出色的碰撞检测能力,还拥有卓越的力觉反馈系统。只需1~2N的外力,便可轻松拖拽机器人至期望位置。无论安装了多么沉重的工具,都能轻松应对,大大降低了示教工作量,使得机器人的使用更加便捷。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CS66F恒力跟踪精度高达0.5N,配合CS系列完善的力控指令和工艺包,能够实现精确的复杂曲面打磨、抛光等高精度作业。而力传感器的应用,赋予了协作机器人精密的“触觉”。根据力传感器的反馈,机器人可以调整运动姿态和位置,实现柔顺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精度。

艾利特CSF系列力控协作机器人以其亲民的价格、先进的技术支持、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目前,该系列机器人已经实现量产,并正式开始接受订货。未来,艾利特将继续深挖用户需求,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为人机共融新时代赋能。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企业资讯,所表述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网站无关。文中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