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进博会中国首秀特斯拉携全系产品推动智能溢出效应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上海盛大开幕,众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齐聚一堂,共享“中国机遇”,生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受邀企业,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和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成果。特斯拉作为首家外商独资整车企业,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一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助力国内新能源产业升级,其生产的车型也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特斯拉再次成为焦点。作为持续参展五年的“常驻嘉宾”,特斯拉展出了全系车型S3XY(Model S Plaid、Model 3、Model X Plaid、Model Y),并首次在国内展示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成果,包括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在进博会前夕的AI Day活动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带来了Tesla Bot人形机器人“Optimus”原型机的全球首秀。马斯克分享了特斯拉研发AI智能的目标,即通过机器人承担简单重复性工作,使人类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他相信,将来Tesla Bot不仅能完成各种任务,还可能成为人类的伙伴。从概念到现实,Tesla Bot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这得益于特斯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计原理的巧妙应用。
在进博会的展台上,Tesla Bot展示了强大的计算机视觉能力,其“大脑”采用了与特斯拉汽车相同的芯片。它还搭载了FSD电脑和Autopilot相关神经网络技术,这使得它可以通过动作捕捉“学习”人类动作。卓越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Tesla Bot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行走、上楼梯、下蹲、拿取物体等动作,并具备承受重物的精度操作能力。
除了人形机器人,特斯拉还在进博会上展示了其自研的Dojo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能力。在Dojo的帮助下,特斯拉的FSD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特斯拉还展示了其全家族车型,包括首次在中国亮相的Model S Plaid和Model X Plaid。观众们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特斯拉S3XY家族的全系产品矩阵。
进博会上的特斯拉展台充满了创新和惊喜。特斯拉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创新意识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特斯拉的Model S Plaid以其强大的三电机全轮驱动系统,持续输出超过1000马力功率,配合仅0.208的车身风阻系数,展现了惊人的速度表现,被誉为全球加速最快的量产车。这一卓越表现充分彰显了特斯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实力。
这种实力在制造工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特斯拉引领汽车界“新风向”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其生产制造“跨时代进击”的典型代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压力铸造机,是当前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这台重达6000吨的压铸机,能够实现Model Y后底板的一体化快速压铸成型,将原本需要70多个零件的复杂组装简化为仅1个零件,展现了特斯拉在制造工艺上的卓越创新。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以打破传统制造方式的束缚,实现制造端的最优产能配置和能源改革的可持续化。为了达成到2030年达到年产2000万台的产能目标,特斯拉已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地建设投产了六座堪称“制造典范”的超级工厂。其中,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重要的生产基地,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出口中心角色。
特斯拉不仅在汽车制造领域表现出色,还在能源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通过构建完整的太阳能发电、储存、输出和使用可持续能源的循环系统,特斯拉提供了全面的充电解决方案。无论是家庭充电桩、超级充电站、目的地充电站,还是第三方充电桩和通用移动充电器,都为用户提供了无忧的充电体验。特斯拉还通过拓展超级充电站的网络布局和提升家庭充电桩的使用便利性,让用户享受高品质出行体验,从而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已经探索出将清洁能源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Powerwall储能设备中,为纯电动车日常充电提供能源供需基本平衡的微网。这一创新为可持续能源的使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和特斯拉专业服务的不断完善,特斯拉家庭充电桩用户数量迅速增长。数据显示,仅2021年,年均安装增长率就超过70%。而在2022年9月,安装量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62%。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特斯拉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其在汽车领域、AI机器人和能源体系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深耕成果。通过与人们共享新能源产业发展、出行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红利,特斯拉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共同加入到可持续能源的趋势阵营中,共同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