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状况与国产替代方案解析2025年视角

智能机器人 2025-01-21 09:34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控制器,是推进机器人技术进步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进步的瓶颈。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的现状及其国产化替代的进展。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对机器人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在工业机器人总成本中,三大核心部件仅占约80%的比重,其中减速机的占比最高,而控制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相较于伺服系统和减速机,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基础。但与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相比,国产控制器尚未占据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如同人类的大脑,主要负责控制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运动。其特点包括编程简便、操作界面友好、在线操作提示等。机器人的精度和自由度取决于其关节的数量和伺服电机的使用数量。更精密的机器人需要的伺服电机数量更多,对控制器的性能要求也就更高。

目前,控制器主要由机器人厂家自主设计研发,外资企业在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机器人控制器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运动控制技术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升。差距主要在于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平台的易用性方面。

在国内,一些机器人控制器厂商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例如华中数控,这家高端数控系统龙头企业不仅掌握了多项机器人控制和伺服电机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控制器技术在业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新松机器人则是智能制造的未来先驱者,其SIASUN-GRC机器人控制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海新时达和埃斯顿自动化也在运动控制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汇川技术则将伺服系统与机器人完美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机器人控制器和专用伺服系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增长,国产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发展前景广阔。期待未来国内机器人控制器厂商能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数控领域,广州数控一直领航前行。这家企业以“打造百年企业、铸就金质品牌”为理念,专注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的研发生产,并涉及数控机床连锁营销。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使广州数控持续进行技术进步与创新,为数控系统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此基础上,广州数控进一步拓宽技术疆界,成功延伸到工业机器人的研发领域,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的完全知识产权,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搬运、弧焊、涂胶、切割、喷漆及科研教学和机床加工等多个领域。

深圳市华盛控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以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为一体的机器人运动控制企业。公司长期致力于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等非标机器人系统和复杂轨迹运动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其运动控制技术与机器视觉技术的结合,为客户提供更精确、更智能化的自动设备。高速并联DELTA机器人便是其代表作,广泛应用于电子组装、医药制造等领域。

固高科技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自动控制产品供应商,在运动控制及机电一体化领域拥有众多科技精英。其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器产品与系统性能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从四轴到六轴甚至更高,固高科技的机器人控制器研发历程见证了中国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

成都卡诺普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先锋企业,自2005年起就致力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发。其成员拥有超过十年的运动控制及软件技术经验。从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到总线型控制系统的推出,卡诺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佼佼者。

智昌集团,由甘中学博士创立,集智能控制器、伺服驱动器、智能装备生产线及机器人系统集成于一体,是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控股公司。其发布的锐智机器人控制器,为多种机器人设计,具备世界一流的性能。这款控制器支持多种应用,并具备先进的人机交互功能,专业的防护设计和开放的软件接口。

深圳市英威腾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是国内优秀的运动控制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自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运动控制产品和数控系统的开发。英威腾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开发经验,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通用性数控系统等产品,并随着制造业市场的发展,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将快速发展,那些在运动控制领域有深厚积累的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这是一个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预示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辉煌未来已近在咫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