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为底层创新驱动力 为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智能机器人 2025-01-19 14:42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在每年一度的全球电子行业盛事——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中,于美国时间的一月八日于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此次展会,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以及百度等纷纷设立展台,集中展示了智慧零售、AI技术方案等前沿科技。众多创新型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也带来了令人瞩目的黑科技。

从人工智能在消费电子展中的火热程度来看,无疑已经成为2019年CES的最热门话题之一。自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发展历经波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的涌现,AI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过去的三年里,无论是谷歌、微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还是众多初创科技公司,都纷纷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一场智能化的商业革命。

根据美通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几乎各个行业,成为企业寻求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政策的不断利好,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创新型企业,都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试图借助其力量重塑品牌形象,提高创新能力及竞争力。

在政策层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和战略意义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发展计划,对人工智能进行扶持和监管。在2017年,国家更是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类政策进入爆发期。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并制定了具体的产业规模发展目标。

单纯依靠红利和风口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这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作为引领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日趋成熟,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融合,低端劣质产能和企业将面临淘汰。拥抱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正如互联网时代一样,人工智能时代也经历了潜伏期、爆发期和稳定期。在政策的扶持和资本的催化下,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在人工智能时代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降和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企业需要进行产业底层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全球互联网科技企业带来了丰厚的营收,推动了智能化革命的进程。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和语音识别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如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和海康威视等,在各自领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人工智能创业的门槛相对较高,需要技术、算法、人才和高质量的数据。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人才的竞争尤为关键。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经超过500万。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可期。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AI)领域的人才储备状况引人关注。据Element AI依据领英数据整理,全球约有2.2万名拥有博士学历的AI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其中中国仅占据约600名的份额。在国内市场上,AI人才几乎被几家头部企业所垄断,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医疗、智能驾驶汽车、语音交互等热门领域,这些领域也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夺人才的主要战场。

尽管人工智能是一场技术的革命,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极高,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大公司都能完全掌控这一领域。AI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个部分。其中基础层为整个产业提供算力,主要由互联网巨头如BAT等公司支撑。

从概念到产品落地,再到产业化,AI的发展需要众多行业的参与。除了革命性的技术外,一些应用层面的技术并没有真正的壁垒。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找到新技术的落脚点,利用新技术提高效率、创造新需求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为产业发展培养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

对于创业者而言,培养人才、定义应用场景并做好技术落地,将成为最大的机遇。

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瓶颈。尽管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脑洞大开的智能硬件产品,比如智能开瓶器、智能鱼竿等,但人工智能仍然处于相对“弱智”的阶段,其神经网络与真实人脑相差甚远,缺乏常识和情商。算法、数据、计算速度等方面的问题仍待解决。人工智能企业需要避免为了创新而盲目创新的心态。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在机器人研发上的支出将占全球的30%以上。与此人工智能在模糊识别及场景应用方面需要不断的训练和优化认知与判断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对人工智能的全面认知至关重要,避免盲目跟风转型。尽管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已挤满了选手,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成熟,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将逐渐趋于理性。那些能在垂直领域找到应用场景的AI创业公司将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潜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