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轮上亿 首个获批NMPA的血管介入机器人来了
近日,北京万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思医疗”)成功完成了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次融资由国科投资与诺庾资本联合领投,清科创业旗下的清科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被用于技术研发、新产品迭代、团队建设和市场推广等。
行业普遍认为,这次融资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万思医疗的高度认可。自全球手术机器人赛道进入火热发展期以来,万思医疗作为中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今年3月,万思医疗的子公司易度医疗成功研发出“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也是全球首款获批的神经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这一创新产品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标志着我国血管介入机器人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国科投资作为领投机构之一,其投资的公司涉及创新药物、微创介入、精准诊疗等多个领域。而诺庾资本则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和数字医疗领域的早期投资基金。两大机构的领投,无疑为万思医疗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万思医疗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从真实的临床需求出发,特别针对脑卒中治疗领域,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率先实现了产业化。这不仅符合我国血管介入走向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大趋势,而且填补了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空白。
万思医疗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医生可以在控制室操作主端,实现隔室操作。床旁的从端机器人可以模拟人手操控导管、导丝等器械,解决介入医生面临的辐射伤害和铅衣负担问题。该系统的高稳定性、高定位精度、高计算能力和丰富的传感信息,可以拓展和延伸医生的能力,解决传统血管介入手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未来,万思医疗将继续以神经血管介入为切入点,搭建血管介入手术生态系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该公司还将积极探索AI评估、术前规划、术中预警等先进技术,并通过5G和智能化技术为基层赋能。
万思医疗方面表示,此次融资将支持公司继续聚焦临床价值的血管介入创新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坚持务实、创新的精神,加速产品迭代,逐步拓展临床应用术式,不断赋能医生,造福患者。探索万思医疗背后的故事:临床痛点的深度洞察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崭新机遇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临床痛点逐渐受到业界的重视。万思医疗的创始人李佑祥教授,这位在神经介入领域积累了三十余年经验的专家,深谙临床痛点,致力于研发符合临床需求的医疗技术。
李佑祥教授及其团队是世界第一台神经介入AI系统(简称,神经介入达芬奇机器人)的发明者,他们在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瘤介入领域的临床和科研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从血管介入手术的实际特点出发,他们首先解决最实用的临床问题,确保研发成果与临床需求紧密相连,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万思医疗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故事。为落实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科技部将其列为重点研发计划,李佑祥教授团队承接并主导了该项目。经过一系列的研发和试验,万思医疗率先完成了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成功研发出完全自主研发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机器人),成为首个获NMPA批准上市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可能是冠脉支架集采后的下一个创收点。随着冠心病低龄化、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PCI手术仍将维持较高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万思医疗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或是未来的市场佼佼者。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的血管介入机器人产品较少,而万思医疗已经在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张注册证,未来能否占领市场先机,改变血管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万思医疗拥有来自天坛医院的临床专家团队、GE等产业背景的工程研发团队及市场销售与管理运营团队。医工团队的紧密配合和高效运营,让机器人更懂临床,打造出真正符合临床需求的血管介入机器人产品。随着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万思医疗,还有西门子医疗、强生、梅奥心磁等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展开竞争。但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格局未定,未来充满变数。
心血管健康一直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万思医疗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可能为这一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