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欲弯道超车 技术价格服务需同时拼

行业资讯 2025-01-16 11:27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随着未来领域的不断拓展,机器人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大放异彩,尤其是在工业领域,机器人的想象空间仍旧十分广阔。在“工业4.0”的大潮来临之际,工业机器人的研发进展与工人流失的速度赛跑,尽管许多国内从业者承认,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之路仍有一段距离。

在珠三角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中,“李群自动化”堪称一面的旗帜。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年轻公司在今年4月获得了红杉资本的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专注于轻量级、小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李群自动化的CEO石金博透露,公司的成功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入驻东莞松山湖机器人园区周边,公司能够便捷地获取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以及智能装备企业的支持。这些周边设施为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李群自动化拥有超过百名员工,其中研发团队占到了约一半人数,专攻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解决方案的完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运动控制技术是其一大的优势。从结果来看,李群旗下的Apollo等产品已经在稳定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建立了实验室和高于欧标的测试标准来验证机器人的性能。尽管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石金博也坦诚承认,在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仍然需要不断斟酌和进行“微创新”。

事实上,像李群这样的国内机器人公司可能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位不愿署名的工业机器人业界人士表示,尽管李群在分拣、抓取等工业操作上表现出色,但在某些组装场景下,精度依旧不够,制造业公司还需依赖进口设备。这位人士还指出,国内顶尖公司在国际上可能只是二流水准。

除了技术之外,国内机器人公司还在寻求增加核心竞争力。例如,与李群自动化同门的固高科技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也有深厚积累。其董事高秉强认为,通过遵循所谓的“1元到1000元的产业链乘法效应”,可以为更下游的厂商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国内机器人企业的一种共识。

据业界人士透露,国外顶尖厂商的工业机器人设备价格高昂,而国内产品则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一台国外顶尖厂商的工业机器人设备叫价可能是几十万,而国内产品则只需十几万甚至更低。对于价格低廉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和税务问题。

仅仅依靠低价并不能让工业机器人摆脱几年前珠三角“中国制造”的影子。除了运动和设计的优势外国产产品还将服务支持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工业机器人的特殊性机器一旦停摆可能会给使用方带来较大损失因此服务支持成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的问题相对较少通过本地化的服务支持和配套产业链的优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提高工业机器人在实用中的效率。

然而对于价格和服务在这个技术主导的领域来说只能算是附加值要想实现“中国创造”的弯道超车还需要不断提升研发设计实力本身。探究产业热背后的原因:机器人换人计划缘何未能全面普及?

摒弃了国产与国外机器人的争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众多成熟的机器人厂商涌现,国内轰轰烈烈的“机器换人”计划却未能全面落地。以富士康为例,自2006年开始推动机器人计划以来,尽管每年都在增加超过1万台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但普通劳工的招聘也从未停止。

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程度直接制约了诸多厂商的发展步伐。事实上,即使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其销售数量也远远未能达到驱动“工业4.0”所需。李群自动化一年仅销售数百台机器人,而行业内的“四大家”企业——瑞士abb、德国kuka、日本发那科和日本安川电机,一年的销售量也只有数千台。

一位工厂负责人透露,尽管他关注工业机器人,但他的工厂仍然以人力为主。部分产品线虽然引入了工业机器人进行试验,但每个产品线仅引入一台,并未全面替换为机器人,主要担心出现问题。更多的情况是,引入工业机器人的产品线上仍然需要专人看护,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

对此现象,石金博认为主要原因是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过渡期”,企业还处于实验阶段。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的制造业尚未准备好接受机器人,因为引入机器人后需要从产品和工艺规划上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即使机器人能够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品线支持,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厂商需要积累经验,同时产品线需要更新换代。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何时制造业能真正踏入机器人时代,难以预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诱惑。未来,不仅仅是电子和食品领域,更多领域都有望引入机器人。正如石金博所说,对于机器人而言,操作的对象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设定程序逻辑即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