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周曦对话波士顿动力创始人 AI观点针锋相对

行业资讯 2025-01-15 16:0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这是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聚集了四十岁之后的岁月沉淀与八十岁未来的展望。这是AI领域的巨浪激荡,同时也是东西方智慧的碰撞交融。在第五届企业创新生态圈大会上,云从科技的创始人周曦与波士顿动力的创始人马克·雷波特展开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深刻对话。两位年龄合计超过一百岁的企业家,在AI的道路上各持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维交锋。

周曦坚守的观点是,AI并非要抛弃人类智慧,而是应当作为人类智慧的延伸和扩展。他眼中的AI,如同人类思维的无限延展,通过结合专家知识并实现深度学习,能够解决诸如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难题。以教育为例,当AI与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可以实现知识的快速复制和传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在医疗领域,AI与医生的结合可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雷波特却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机器人是新的人类,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工作,替代人类完成那些枯燥、脏乱的工作,从而避免人类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他认为机器人的角色并非只是延展人类的智慧或能力,而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存在方式,直接为人类服务。这种替代型的AI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否能真正达到人类智慧的延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这场对话中,两位创始人都强调了人机协同的重要性。周曦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大量的流程性工作将由AI承担,而人类则负责管理和维护这些机器以及更富有创造力的决策工作。他认为与机器的分工合作可以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实现人机共创的效果。云从科技开发的AI操作系统就是这种理念下的产物。云从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共创,将行业知识模块化后形成相应的应用并通过Kaas将能力传递给用户。这种系统是对人脑的延展,让人类能够“智上加智”。

而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雷波特则强调了机器人功能的多样性和定制性。他希望机器人可以被定制并执行不同的任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他认为机器人不仅仅是单一功能的工具,而是可以被不断迭代和改进的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改变,机器人将会承担更多的工作角色和任务类型。这种对机器人的理解和发展方向体现了西方对AI和机器人的重视和发展趋势。两位创始人的对话也揭示了东西方在AI领域的发展差异和合作前景。这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碰撞,它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同时也让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在创业前,周曦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在全球识别技术竞赛中六次夺冠。回国后,他成功孵化出云从科技,将其根植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土壤之中。

尽管云从科技的创始团队以学术背景为主,但他们与波士顿动力的目标截然不同。波士顿动力致力于研发像人一样聪明的超级机器人,而云从科技则追求融合机器和人类的优点,打造出人机协同的“超人社会”。关于人的大脑与机器人的智慧究竟孰强孰弱,还是二者结合方能发挥出最大效能的问题,至今仍然引人深思。

周曦坚信,优质的AI必须实现人机协同,且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他设想,如果AI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剥洋葱式”的递进思考,那么它将成为人类的良师益友。在周曦的视野中,AI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工具层次,AI可以实现基础的人机交互,如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云从科技在这方面已经颇为擅长。第二层是搭档层次,此时的AI能够理解更多的人类概念,并根据人工的修正进行自我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层则是智慧共生体,这是最高级、最复杂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在这一阶段的AI产品,将拥有情感投射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数据映射实现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和无缝的知识融合。

如同顺势翱翔的“蓝色巨人”IBM一样,云从科技也一直在强调和深耕人机协同的企业战略,认为这是AI进化的必然方向。在新一轮的科技产业变革中,AI已经成为重要的驱动力。在最近公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人工智能”也被再次写入国策。

即将上市的云从科技与IBM的转型颇为相似。两者都是从核心技术出发,从提供软硬件到以方案和咨询为触手,打造各自的平台生态。百年IBM的长青证明了抓住趋势的企业才能引领潮流。面对AI行业的三层进化路径,云从科技也在逐步迈进:首先抓住单点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然后通过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技术行业化、场景化;最后随着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将人机协同嵌入更多业务中。周曦带领的云从科技已经在海关监管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智慧应用,与众多机构共同打造智慧社会。作为人机协同的代表性企业,云从科技将继续与全球其他优秀的AI企业一道,推动AI行业的发展并得到世界的认可。

上一篇:市场放量前夜 灵动科技震撼出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