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天才主播、一键批改作业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走近市民
探访讯飞华中总部:人工智能让新闻播报更具多元魅力
4月1日,记者李永刚在武汉科大讯飞华中总部的展厅里发现,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体验。展厅中呈现的各种智能应用场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人工智能主播带来的多样化新闻播报形式更是引人注目。
在展厅的大屏幕上,一位形象逼真、仿佛真人一般的女主播“小晴”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播报表演。她用多地方言和数种外语展示着自己的语言才华,无论是合肥话还是英语,都能轻松驾驭。这种跨语言的播报形式不仅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也让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和包容。
“小晴”不仅是一个智能主播,更是科技的结晶。据展厅工作人员介绍,“小晴”是以一位真实员工为原型进行定制的。通过对原型进行一定量的数据采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训练生成了逼真的2D真人虚拟主播形象。再通过机器深度学习,输出虚拟主播的AI模型。只需输入文本,就能实现音视频内容的快速生产。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新闻播报的质量和效率,也为媒体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令人惊艳的是,小晴的声音如同潺潺流水般柔和自然,完全不像一般人工智能那般呆板机械,仿佛真人主播在为我们播报新闻。工作人员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秘密:“我们通过采集真人的音视频数据,运用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为‘小晴’量身定制了一个独特的个性化语音库。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还能通过AI技术预测主播的表情,实时调整唇形,使得无论是声音还是视觉形象,都如此真实自然。”
在科大讯飞的展示厅里,一个基于真人建模生成的虚拟主播正在播报新闻。画面中的虚拟主播形象生动,语调自然,仿佛真人一般。而在另一板块上,我们看到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已经服务了超过五万所学校。数据显示,武汉经开区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中走在了前列,于2021年6月成功落地了全区智慧教育的规模化应用项目。这不仅为学生减负,为老师省心,也为智慧教育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在AI+教育的展厅板块上,“小晴”的伙伴们——“小江”也引人注目。他们主持的三档节目《今日大武汉》《AI说武汉》和《AI主播说热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通过这些节目,AI虚拟主播们不仅传递了信息,更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
以上内容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同时增加了描述细节和生动性,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智慧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1年底,该区已完成了37所中小学校智慧教育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如今,全区3164名学科教师已100%掌握信息技术,每位老师都拥有了AI助手。这一变革不仅实现了网络化、数据化,更推动了交互化、智能化的全域智慧教育环境建设。
如今,学生们可以自主化、个性化、发现式地学习,在探索中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科大讯飞展示厅,智能评卷系统的亮相,更是让教育智能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这一系统不仅能一键改卷,更能让作文的批改变得公平而智能。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系统的强大功能:通过OCR识别技术,系统能清晰识别出手写体的文字内容;而认知智能技术则能发现作文中的错别字、易混淆词、排比句等,为老师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湖畔小学数学课上,智慧课堂平板电脑成为师生互动的新工具。汤姝老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展示统计图的生成过程,大大节省了绘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而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智慧教育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清晰地展示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老师们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有效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做题时间,真正解决了学生课后培训负担重的难题。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智慧教育领域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教育效率,更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实现了个性化学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在每次考试之后,学生们都会收到一本独特的学习手册,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错题集。这一特殊的设计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系统深度分析学生在课堂、作业和考试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学情画像。然后,系统会根据这些画像,为每位学生规划出最佳的学习路径。“平台不仅会指出我的错误,还会推荐相关的拓展题目,让我能够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薄弱点。”一位高一年级的学生分享道,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他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而在武汉经开区,更是走在科技教育的前沿。他们为全区的学校配备了超过30套先进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设备,这些设备帮助学校打造个性化的AI教学实践课堂。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课堂上逐步探索人工智能的技术原理,培养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这样的举措无疑会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情,为他们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