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无人机被指虚假宣传,遭警方突击检查,到底犯了什么错?
从Lily Robotics的辉煌到如今的困境:一次失信引发的连锁反应
Lily Robotics,这家曾经明星无人机创业公司的名字,如今却与困境、失信紧密相连。曾经以其“革命性”产品——可抛掷无人机,赢得60000个订单,总额高达3400万美元的辉煌已然成为过去。如今,Lily Robotics却遭受了洛杉矶警方的突袭,正在接受刑事调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家一度风头无两的公司陷入如今的困境呢?
回溯到2015年,Lily Robotics凭借首款可抛掷无人机,掀起了一波热潮,并获得了媒体的普遍好评。其无人机宣称无需复杂设置,只需随手一抛就能自主飞行,而且具备“自动跟随”功能。这一创新技术让Lily无人机在市场上独树一帜。除此之外,其坚固的结构和防水特性,更使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问题在于,Lily Robotics未能按时履行其向用户做出的承诺——即在2016年2月发货。预订的用户们翘首以盼,期待着自己的Lily无人机能够具备宣传视频中所展示的各种炫酷功能,按时到手。Lily Robotics的失信行为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诚信是商业的基石,一旦失信于客户,后果不堪设想。Lily Robotics的失信行为不仅让客户失望,更可能为其公司带来无法挽回的声誉损失。曾经的辉煌如今已成为过往云烟,而公司面临的困境和调查,都是失信行为的必然结果。希望Lily Robotics能够深刻反思,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找回曾经的辉煌。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曾分析指出,Lily无人机的快速量产可能性甚微,原因在于该设备存在若干显著问题。
其抛飞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容易掉落。宣传视频中的降落到手掌的演示难以实现。由于Lily无人机采用的摄像头定位降落技术存在误差风险,一旦偏差,其桨叶可能伤及人员。Lily无人机仍采用GPS跟随技术,即在飞行器与操控者手上都有GPS模块,都能获取GPS数据。但跟随不等于跟拍,即便飞行器能够跟踪移动目标,也无法保证操控者始终在镜头范围内。该无人机没有云台,摄像头的稳定性未知,其拍摄效果令人堪忧。
不幸的是,这些分析一一应验。Lily无人机一再跳票,未能如约交付。更令人震惊的是,Lily Robotics曾向国内企业如乐视寻求收购,但遭到了拒绝。而在2017年1月12日,洛杉矶警察局突袭了Lily Robotics位于洛杉矶的总部,对其进行刑事调查。除了延迟交货外,该公司还被指控欺骗客户。
那么,为何会有警察介入呢?
Lily无人机的困境最终以悲剧收场,其背后原因首先是资金短缺。尽管Lily Robotics通过订单获得了3400万美元的资金,但由于无法完成产品生产和发货,该公司不得不通知预订客户,他们的资金可能面临退还。生产并运输如此复杂的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而Lily Robotics在量产前已经耗尽了资金。
Lily Robotics除了未能如期发货之外,还陷入了虚假宣传的争议之中。该公司被指控夸大Lily无人机的实际能力,误导消费者。
据悉,该公司宣传视频中展示Lily无人机独特功能的片段并非由Lily无人机本身拍摄,而是采用了其他公司的高价无人机所拍摄的内容。这一行为被指控为故意误导客户。更令人瞩目的是,Lily Robotics的两位创始人Antoine Balaresque和Henry Bradlow,身为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生,亲自参与了宣传视频的拍摄,而这一问题他们早已心知肚明。
电子邮件的内容证实了这一欺诈行为的存在。Balaresque曾在邮件中表达过对专业摄影用户可能揭穿他们谎言的担忧,他写道:“我担心专业的摄影用户可能会仔细研究我们的图像,发现其中独特的GoPro镜头格式......我觉得我们应该格外小心,如果我们要对公众撒谎的话。”
这场风波让人不禁感叹,“一个好点子被浪费了”。大公司误导用户的丑闻并不罕见,从明星独角兽Theranos到跨国巨头大众汽车都曾陷入类似的争议。但这次,一家小型创业公司Lily Robotics的行为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Lily无人机的案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警示。
原本,Lily无人机有望顺利进入市场,预计售价在499美元至999美元之间。尽管价格听起来可能不菲,但将如此先进的技术集成到紧凑的结构中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参照DJI的小型无人机Mavic Pro的999美元售价,Lily无人机的潜力不言而喻。这一切都被公司的虚假宣传所毁掉,让人扼腕叹息。Lily无人机的遗憾落幕,却催生了科技革新的重要转折点
尽管Lily无人机在飞行中遭遇挫折,但它的影响力已经波及了整个无人机产业,其提出的便携、抛飞、跟拍、防水等先进概念更是超越了消费级科技的界限,激发了业界的深度思考。在Lily无人机之前,遥控飞机的操控一直是一项繁琐的技能,即便是简单的飞行动作也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训练。而Lily的崭新理念使得无人机的操控变得简单直观,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其独特的设计更是赋予了无人机自主跟随的能力,甚至在用户深入危险区域时,也能保证无人机安全返回。这一切的革新都省去了聘请飞行员的麻烦和参加昂贵耗时培训的步骤。
虽然Lily无人机的失败令人遗憾,但它所点燃的创新火花并未熄灭。竞争对手们正积极吸取Lily的经验教训,逐步实现其未完成的概念。这些前沿的理念和技术突破,正推动着整个无人机产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期待在不远的未来,Lily的愿景能够在其他品牌手中得以完美实现,而这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工业机器人
- Lily无人机被指虚假宣传,遭警方突击检查,到底
- 广州迈向“工业4.0”的“敲门砖”
- 寻迹智行深耕移动机器人技术研发,助推工业数
- 满足更复杂应用场景,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六轴系
- 人工智能+ 商贸无界化带动提质增效 成本降体验
- 动荡时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下的“阴霾”
- 优小哥三代驰援上海高校,机器人志愿者为校园
- 亲临板川全国经销商年会现场 美食大咖刘仪伟成
- 菲亚特“断臂”欲23亿美元!卖!柯马机器人手臂
- 硅胶美女机器人价格,硅胶机器人多少钱
- 宇树Unitree B2:创新科技与超凡运动性能,引领电
- kuka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有哪些深度解析?
- 手机市场内卷开始:曲面屏“杀入”千元机
- 青岛深度探索互联网工业之道
- 欧姆龙自动化亮相2024工博会:聚数智低碳之力,
- 机器人来了:关于机器人未来的五个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