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应用驱动下的MCU产业:更高集成更大算力
智能浪潮下的MCU新角色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从机器人到智能家居,智能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它们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新兴领域中,MCU(微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AIoT终端和机器人的核心控制部件,MCU承载着驱动它们前行的关键任务。面对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MCU正在不断进化,以应对更复杂的挑战。未来,它将通过整合不同功能模块,实现更低的带宽要求、更低的功耗、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安全性。
MCU:应用市场的新宠儿
在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MCU已不仅仅是家用电器、手机和无线对讲机等传统行业的标配。AIoT以及机器人等新应用市场的崛起为MCU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此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的激增预示着MCU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家居,从智慧城市到智能产业,MCU正以其强大的控制能力渗透到每一个领域。据数据显示,到2021年,国内AIoT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大关,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AIoT市场的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广阔的新天地:物联网与MCU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全球非物联网连接数增长放缓,而物联网连接数却保持了惊人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以每年近19%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为MCU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从智慧物流到智慧零售,各种智能产品的涌现使得MCU的应用空间愈发广阔。在这样的背景下,MCU不仅要满足传统的控制需求,还要适应物联网环境下更复杂、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这一变革不仅推动了MCU技术的创新,也促进了整个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智能浪潮中,MCU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智能化、自动化工厂的普及,机器人行业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量市场潜力。当前,工业控制型机器人已成为MCU的第二大应用市场,紧跟在汽车电子之后。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达到335.8亿美元,且年均增长率约为11.5%,显示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前景。
赛迪顾问的高级分析师刘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的采访时谈到,目前服务类机器人市场,如扫地机器人和擦窗机器人,虽然已有扩张趋势,但市场体量仍有待进一步拓展,这为MCU在机器人市场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与此随着机器人功能的日益丰富,对单片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扫地机器人为例,一款具备自动避障功能的机器人需要搭载摄像头、AI图像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这意味着单片MCU需要集成多种功能,不仅要获取传感器信息,还需要进行建模和计算,发挥系统化的协同作用。
兆易创新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指出,无论是工业领域还是消费电子领域,MCU的需求都在不断扩大。在工业领域,高精度的工业控制和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成为新的需求;在消费电子领域,多种类型的有线和无线连接、灵活便捷的图形化应用界面及显示,以及实现智慧家电、智能家居和AI应用创新的需求愈发凸显。
在这个大背景下,机器人技术正朝着更大运算量、更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扩大,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MCU在机器人市场的应用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微型计算机单元(MCU)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特别是在配备AI加速模块方面。如果将MCU视作微型计算机,那么AIoT和机器人等前沿应用则要求MCU必须集成通信、AI计算和传感等多元化模块。刘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如此表示。在单片MCU中集成的模块越多,每个模块的体积就必须越小,而在芯片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还需要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为了满足这一挑战,MCU需要使用更先进的制程技术。当前,全球MCU制造主要依赖40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三星认为28nm工艺在物联网MCU的成本、功耗和性能上更具优势,因此推出了“28FDS”技术和产品。格芯、中芯国际等代工厂也在积极推动28nm制程工艺的发展。尽管28nm制程的进入成本较高,工艺转换风险较大,且目前尚未达到足够的量和毛利率,但国内厂家仍在观望其未来发展潜力。
除了先进的制程技术,行业趋势还表现在MCU产品各个节点工艺的代际升级上。刘暾指出,将原有工艺转移到更先进的制程是提升MCU性能的关键。例如,将原先90nm的工艺升级到55nm工艺生产,将40nm产品转移到28nm上。这些升级对于实现更高集成度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RISC-V架构或许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在AIoT和机器人领域中,32位MCU是最常见的类型。当前,基于Arm架构的32位MCU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丰富的内核产品线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其赢得了广泛认可。例如,Arm Cortex-M23和Cortex-M33内核支持的TrustZone安全架构能够大幅提升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安全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和突破,推动MCU行业的持续发展。在AIoT与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中,众多移动终端的需求催生了对MCU芯片的小型化、轻便化、低功耗的要求。面对这一庞大而多元的市场,芯片设计者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为此,开源的RISC-V架构以其模块化的ISA指令集,正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这一架构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定制满足物联网应用场景的MCU产品。
专家刘暾认为,RISC-V为MCU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可能对市场领导者Arm构成挑战。在AIoT的市场需求下,RISC-V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事实上,多家领先的公司如阿里平头哥已经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MCU芯片平台。核芯互联、兆易创新等企业也紧跟其后,推出了自己的RISC-V芯片产品,其中不乏物联网芯片。
从提高国内厂商的国际竞争力角度看,RISC-V有望助力打造国内MCU产业生态。目前,AIoT和机器人所需的32位MCU市场仍由海外公司主导,如瑞萨、恩智浦等。国内企业在MCU的种类和覆盖范围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面临通用性、稳定性、种类、生态建立等多重难题。在软硬件融合能力和软件适配性日益重要的当下,完善RISC-V产业生态是国内企业提升行业地位的关键路径。通过拥抱RISC-V,国内企业不仅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更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工业机器人
- 新应用驱动下的MCU产业:更高集成更大算力
- 我市提前布局 打造西北“最强大脑”西安“未来
- 珠三角“互联网+机器人制造”将做得最好
- 一触即发,驾驭未来 ――AUTOMOTIVE WORLD CHINA 技术
- 备受追捧的人形机器人多久能进家庭?业内人士
- 专访以色列智能机器人中心联合主席Yosi Lahad:人
- 从服务冬奥到走入生活:送餐机器人已“十年进
- 第三届中国国际智能网联汽车论坛2018 创造智慧出
- 未来科技趋势报告行业前沿发展及预测分析2025概
- 关于召开“全国虚拟现实与工业可视化教育技术
- 人工智能新图景:这里比想象更“无限”
- 应对梅雨季!海尔智家为华南用户定制焕新方案
- 人工智能干翻棋王,干不过人工转录?
- 世界人工智能先驱告诫中国人:硅谷是模仿不出
- 猎户星空消杀机器人正式发布 五大进阶功能凸显
- 人工智能手机面世,情感机器人已成未来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