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器人派上大用场 农业“黑科技”成为青年创业新风口

智能机器人 2024-12-25 12:1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五年前的梦想,今日终于实现,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安徽省宿州市精松农机服务合作社的理事长刘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小麦的喜人长势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让他倍感振奋。

他的喜悦源于一台刚刚购置的大疆T20农业植保无人机,这台机器在今年的小麦病害防治和鱼塘药剂喷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刘睿告诉记者,喷洒预防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时,无人机一天能覆盖600-800亩地,这在过去需要三五天的时间。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农业大户和合作社纷纷采用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当无人机遇上传统农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农药喷洒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早些年,人工喷药是主流方式,后来逐渐采用喷杆机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容易踩踏农作物、机器压麦以及中毒风险。刘睿对此深感困扰。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从2015年开始,刘睿尝试使用无人机播种,虽然当时无人机飞控系统尚不完善,对操作者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但现在,随着自动化导航技术的应用,播种路径的偏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安徽的其他地区,如阜阳市和淮南市,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也如火如荼。安徽七曜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插拔式植保无人机正在小麦田间紧张作业。公司负责人王亚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人工喷药相比,植保无人机的效率相当于60个劳动力,并能节省30%的农药和90%的水资源。

我国自2004年开始研究和推广植保无人机,随着无人机设备、技术和系统的不断升级,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逐渐普及。目前,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多元且广阔,其中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占比达42%。

植保无人机的普及和产业化发展也让青年创业者迎来了风口。王亚迪是其中之一,他毕业后回乡创业,围绕无人机产业链进行生产和研发。如今,他与合作,为农户提供免费无人机业务培训,业务逐渐增多,许多农户甚至主动要求购买无人机。

同样感受到市场潜力的还有淮北市濉溪县淮匠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丁言虎。他选择无人机作为创业项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难推广后,终于看到了市场的认可。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台无人机的销售来自于一位农民的试喷效果。看到效果后,农民主动购买了无人机。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扩展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销售、售后服务和农药喷洒服务等领域。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无人机将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期,赤霉病防治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他的团队正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深夜,他们维修、保养飞机,白天则对农户展开无人机的培训,并亲自试飞。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植保无人机项目的创业者都表示,除了自身的坚持和努力,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也为无人机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自2017年起,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加大了对植保无人机等新型农机的购机补贴力度,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积极性。在安徽省,对于不同载药量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还给予了相应的补贴。

丁言虎的公司拥有15架植保无人机,并在当地建立了无人机业务合作联盟。通过此平台,他们与无人机企业、农业大户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范围甚至拓展到了遥远的千里之外的新疆。尽管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仍面临诸多挑战。复杂的地形和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对此,丁言虎认为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如提高无人机的雷达避障系统和电池技术,以适应各种作业环境。

安徽天路航空科技的董事长门振宇及其团队也深感技术的挑战。他们认为目前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和载药体量有限,特别是在大规模农场中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强调需要提高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性能,包括视觉避障、雷达避障等系统以及复杂环境下的飞行技能。为了满足用户对农业科技产品的升级需求,还需要解决农业人工智能机器研发不成熟、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随着农业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很多青年创业者开始聚焦农业领域。方寒月正是其中之一。她看到了当前无人机存在的技术瓶颈,因此决定将创业方向转向地面。她研发的机器人在农场试运行取得了成功,并展示了基于压电驱动精准施药的果园自主植保机器人的试运行成果。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她和团队成员的坚持和努力。他们通过自行设计的GPS位置采集装置和导航控制系统,实现了机器人的自动化施药工作。尽管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们仍然坚定地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未来,他们将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的升级和组合,为农业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青年创业者的涌入,农业“黑科技”正成为新的热点。从无人机的应用到地面机器人的研发,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期待未来农业领域能够继续创新和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近期,安徽农业大学团委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张璐在对大学生涉农创业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科技元素正成为农业生产创业领域的热点话题。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学生们所开展的创业项目已经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培育新品种、探索新的繁育模式以及研发新材料等。这一现象显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不仅科研人员,越来越多有抱负的教师和大学生都在尝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引发颠覆性的变革。

曹成茂教授也注意到了这一积极的趋势,并对农业科技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指出,尽管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企业原始创新乏力、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但这些问题恰恰为行业的资源整合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曹教授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以大专院校为核心进行知识创新,以研究院所和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依托农机科技服务部门、中介机构和农机大户构建一个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的平台。还需要加强质检部门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进一步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实现技术的融合与创新。这一系列的举措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迎接农业科技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