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人工智能创新突破起宏图
全球瞩目!中国人工智能的辉煌十年
随着刚刚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科技之光,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跃入眼帘——60个语种。是的,借助“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跨语言的沟通。这背后,彰显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过去十年间,不仅专利申请量接近39万件,占全球总量的74.7%,发明专利授权总量更是全球第一。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国家实力的见证。
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数字只是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现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惊人的185万家,而在过去一年里新增注册企业达65.7万家,增速高达56.89%。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行业的蓬勃发展,更体现了中国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情和投入。
这一系列的成就并非偶然。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我国进行了深入布局,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他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我国人工智能在政策支撑、核心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回首过去,我们骄傲地看到,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具有远见卓识。从抢先机遇到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从推动技术创新到产业的深度融合,每一步都体现了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尤其是那一天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仍历历在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未来,我们期待中国人工智能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进步。近年来,我国激励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持续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随后的几年中,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更是被写入了国家发展规划,频繁出现在工作报告中。不仅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到了2020年,国家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令人振奋的是,仅过了几年时间,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北京、天津、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被选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而科技部也支持建设了多个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坚定决心和扎实步伐。
除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推动,各省区市也积极响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政策不仅从顶层设计层面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引导着我国人工智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主攻关键核心技术,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尽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我们在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量等指标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体现。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我们坚信,在国家的支持下和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近十年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掀起创新热潮,专利申请数量突破纪录。其中,中国的表现尤为亮眼,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近39万件,占据全球总量的74.7%。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自豪地宣布,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走在世界前列,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且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荣登榜首。
2021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更多细节:中国已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布数量的领导者。在全球最受关注的前百分之一的人工智能论文中,中国位列第二;而在全球高被引的前一百篇论文中,我国有16篇跻身其中。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而在技术创新的质量方面,我国的科技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百度、科大讯飞和华为等公司的突破性技术为全球所瞩目。百度的自动驾驶、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助手以及华为的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都让世界见证了中国技术的领先之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此,我国已建立了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如自动驾驶、城市大脑等,依托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随着这些平台的不断扩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场景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此中国的人工智能投资也持续看好,不断升温。未来,随着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创新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细分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公司数量以行业应用层为最,达到了3322家,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占比高达55%。技术层公司紧随其后,数量为1813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三成。基础层公司虽数量较少,但也有816家,占市场份额的14%。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行业中,我国的科技巨头如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正在底层基础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凭借自身的数据、算法、技术和服务器优势,为行业链条的各公司提供基础资源支持。一些以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为方向的公司如科大讯飞、格灵深瞳等也崭露头角。在硬件方面,深兰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华为、小米等企业也在深入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它与各行业的融合也日益加深。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繁荣局面。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加速态势。
金融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深入前台、中台、后台全过程。医疗人工智能也开始迈入市场化阶段,多款产品已经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制造领域的人工智能更是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率。目前,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已从初步探索过渡到规模应用阶段。
我国从造福人民出发,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这无疑也体现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惠民生 让工作和生活更加高效便利”的宗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央视、新华社还是光明网等大型媒体机构,都已经推出了数字人主播,实现了从音频到视频内容的快速自动化生产。这些数字人主播和数字人记者,已经在全国两会、春节晚会等大型报道和节目中广泛应用。在北京的亦庄和雄安新城,无人配送和无人驾驶技术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物流和交通领域的巨大潜力。
在深圳机场,乘客仅凭二代居民身份证即可轻松办理值机选座、行李托运、安检和登机等一系列手续,无需再办理繁琐的登机牌。而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人工智能系统已经开始参与评估患者的病史,让诊断治疗更加高效和准确。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人工智能在CT影像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缓解了医疗系统的压力。
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中国GDP增加7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也表明了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仍需继续努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让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在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新征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