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颠覆传统战争,一场新军备竞赛或将开启
今年阅兵亮点背后的科技力量:AI与无人作战的崛起
今年的阅兵仪式上,DF-17和DF-41导弹无疑是吸引众人目光的焦点。当我们沉浸于这些先进武器的震撼时,一些观察人士却从三个无人作战方队中洞察到了未来的战争形态。无人作战与人工智能的紧密结合,正在悄然改变战场的面貌。
正如《经济学人》所报道,美国国防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已经走在了前列。早在今年二月,五角大楼便在人工智能战略文档中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即将重塑未来战场。”事实上,美国已经在积极推进AI技术的军事应用。据今年度预算透露,五角大楼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已接近十亿美元,而涉及无人驾驶和自主能力的预算更是高达数倍。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工智能在战争中的应用并非新鲜事物。在越战期间,美军曾尝试通过算法来追踪敌人,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打击行动。尽管某些设备如传感器在实战中遭遇了一些挑战,但美军并未放弃将算法应用于战争的尝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且富有潜力。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兴起使得机器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处理能力。与此军事领域的专家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与军事行动相结合,以期达到更高效、更精准的作战效果。
类似的发展也在全球其他国家展开。中国正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而俄罗斯更是将人工智能视为决定未来的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布局军事AI技术。除了应用智能设备外,更强大的算法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专家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机器完成简单的任务,而是赋予它们更高级的技能,如决策和协同作战等能力。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战争至关重要。想象一下,在战场上拥有能够自主决策和协同作战的机器将会带来怎样的变革?它们不仅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还能与军事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这样的技术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和争议。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成为了各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和无人作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正在重塑战争形态,而未来战争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并迎接科技的未来战争时代。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情报数据的汇集和分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仅在2011年,美国的大约11,000架无人机便捕捉了超过327,000个小时的影像,相当于约37年的真实时间。大部分的数据仍待处理,这恰好为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斯坦福大学的年度AI进步指数揭示,算法在图像分类领域的性能已经超越了人类。尤其是在图像分割任务中,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识别出图像中的多个对象,性能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几乎翻倍的增长。尽管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非完美,但它却能捕捉到人类视觉所忽略的细微变化。例如,在一项研究中,仅仅改变熊猫图像中0.04%的像素,人类可能无法察觉,但系统却会误判其为长臂猿。
尽管存在这些细微的差距和挑战,五角大楼在2017年2月仍然得出结论,深度学习算法已经能够以接近人类的水平执行任务。为此,他们成立了Project Maven团队,专注于通过深度学习和其它技术识别物体和可疑活动。该项目的目标是生成可操作情报,常常以导弹轰炸或特种部队行动为结果。尽管目前对于分析师而言,这些系统的益处似乎还不明显,但考虑到AI技术的迅速进步,Project Maven仅仅是冰山一角。
英国Earth-i公司的Sean Corbett表示,通过应用一系列卫星的机器学习算法,他们可以在数十个基地中以超过98%的准确率识别不同型号的飞机。随着对这些基地的持续观察,软件能够区分常规部署与异常行动,并提醒分析师注意重大变化。算法不仅可以处理图像数据,还能处理其他类型的数据。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负责人Alex Younger指出,大量数据与先进分析技术的结合使得现代世界变得日益透明。
美国信号情报机构NSA的一份泄露文件描述了一个名为“天网”的项目,该项目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巴基斯坦移动电话数据,以识别可能的恐怖组织信使。AI还被用于预测特种部队“黑鹰”直升机的发动机故障,这有助于减少计划外的工作并可能大幅度削减五角大楼的维护经费。
获取情报只是战争决策的前提。AI对传统战争的第三种改变方式是进入决策层。无论是排级决策还是国家首脑决策,AI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北方之箭”是UNIQAI的一款产品,能够通过处理大量数据帮助战争指挥官做出决策。这些数据包括敌方位置、武器类型、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等信息。与传统的战争决策方式相比,AI系统的快速思维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
DARPA的智能对抗与决策软件RAID,以其前瞻性的实时预测能力,正引领军事科技的革新。该系统不仅可预测未来5小时内敌军的位置与动向,还能深入洞察其潜在的情感状态。这一独特功能背后融合了博弈论思想,巧妙地将复杂问题简化为更具针对性的游戏环节,大大降低了计算能力的要求。
在早年的测试中,从04年到08年,RAID展现出了超越专业人员的快速与精准执行力。以巴格达的一次战斗演练为例,仅仅一个小时内,RAID就能准确分辨敌我双方,相较于那些参与其中的退役上校们感到“害怕”,不敢轻易交流。软件的创造者之一Boris Stilman详细描绘了这一场景,提及那些退役上校们的困惑与敬畏之情。与此RAID正不断地接受改进以适应军队的需要。
而在另一个领域,深度学习系统AlphaGo的神秘力量震撼了全球。在围棋这样的策略游戏中,AlphaGo的每一步棋都充满了创新性,让专家团队感到困惑。军事领域的专家Elsa Kania认为,AlphaGo的胜利揭示了人工智能在军事博弈中的巨大潜力。这场胜利启发军事专家思考如何将AI的游戏技能转化为军事应用,五角大楼正在重点研究如何运用AI实现战略推理能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果算法变得过于复杂以至于人类无法理解,它可能引发法律、与信任的挑战。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结果并不符合人类战争的决策过程及其道德框架可能引发的疑虑等问题也在逐渐凸显出来。这种不确定性让许多军事指挥官感到困惑和担忧。英国皇家空军指挥官Keith Dear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人工智能给出我们并不理解的决策方案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他担忧的是人工智能可能会提出一些看似荒诞却又难以反驳的策略建议。尽管存在疑虑和困惑,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改变战争决策的可能性依然持开放态度。他们认为在数据充足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可以在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替代人类进行决策制定和指挥控制作战行动这一想法并不牵强附会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发展前景预示着一种可能的未来战争的形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类可能逐渐退出战术制定和战略决策的核心循环尽管他们仍然坚持人类将参与所有循环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军事创新专家Elsa Kania表示未来的战争可能会超出人们的认知能力战争将不再是单纯的自动化武器而是由纵横交错的AI系统主导这些系统能够迅速锁定不同目标并设计精确打击方式以最优顺序摧毁目标这种战争模式带来的后果尚不可知它可能带来精准快速打击从而增加突然袭击的风险破坏稳定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有效的防御手段阻止突然袭击或者像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传感器策略一样最终因过于昂贵而失败战争最终是否会走向无人化这个问题仍悬而未决然而未来的战争无疑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挑战需要我们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应对和解决其中的问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大国愿意在科技领域落后于对手。这不仅关乎政治威望,更是国家未来的核心驱动力。就在2016年,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投资高达200亿至300亿美元,而五角大楼的支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尽管有许多美国企业热衷于与军方合作,如亚马逊和微软正在争夺国防部的价值百亿的云计算合同,但也有一些公司在涉及军事技术时表现出谨慎态度。
谷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面临内部员工反对参与“用于战争的技术”的巨大压力下,他们决定退出备受争议的军事项目Maven,尽管该项目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而中国,因其巨大的人口基数,拥有了数据领域的显著优势。数据被视为人工智能的燃料,因此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警告称,中国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结构性优势。JAIC总干事Jack Shanahan也对此表达了担忧,他害怕出现一个由美国主导的科技力量失去与潜在对手如中国等全面抗衡的局面。这一切预示着未来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