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要实现机器人产业弯道超车,四大投资领域不可错过
[ 亿欧导读 ]
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企业正在积极寻求突破国外技术的垄断领域,期望在机器人领域的尖端技术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对于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服务机器人市场,应用场景的落地仍在摸索阶段,技术垄断的言论似乎还为时过早。在这片广阔的天地,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图片源自“123rf.com.cn”
6月17日下午,苏宁向外界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无人车「卧龙一号」已经完成了上岗测试。紧接着,6月18日,这辆无人车将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状态。它的主要任务是在苏宁小店周边社区3公里范围内,承担线上订单的即时配送服务,确保商品能在1小时内送达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打造真正的“一小时生活圈”。
近年来,“工作岗位被机器人蚕食”的话题持续火热,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观点。单从效率角度来看,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确能够超越人类,展示出更高的效率。以苏宁小店为例,其即将推出的世界杯主题店“深夜加油站”将实现24小时营业,通宵提供商品和免费服务。在这里,机器人的经济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能够在夜间提供服务,而无需支付人工费用。通过推出这样的服务,苏宁小店进一步展示了机器人在成本效益和效率方面的优势。机器人产业现状概览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其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别。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涵盖了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等领域。而服务机器人则致力于非制造业领域,为人类提供各类服务,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等。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2017年将达到232亿美元,2012至2017年的平均增长率近乎惊人,接近17%。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4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则为29亿美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机器人市场。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62.8亿美元,显示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2至2017年的平均增长率高达28%,这一数字充分证明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其市场份额和年均增长率均表现抢眼。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方面的技术突破,特别是控制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的研发,为工业机器人的爆发式增长铺平了道路。
与此服务机器人市场也呈现出同样迅猛的增长态势。虽然服务机器人相较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但这种不成熟恰恰意味着充满了无限可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除了对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结合具体商业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成为新的突破点。
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发展,不仅代表了高屋建瓴的战略选择,更是产业跃迁的新兴增长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表现引人注目,其不仅在传统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而且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上展现出巨大潜力。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中,中国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战略,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智能机器人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智能服务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表现令人期待,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语义识别等多模态人机交互领域,我们的技术已经部分领先全球。与此国内的一些企业正通过技术的力量推动产品的迭代更新。
他们凭借智能交互和特定场景的深度融合,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市场收益进行技术革新,已在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医疗、金融、仓储/物流、客服等热门行业。
在医疗领域,医疗机器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机器人带来的速度、准确性、可重复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使得医疗行业对其充满兴趣。一个机器人无论工作多久,都不会感到疲劳,这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无论是手术协助、病人护理还是药物管理,医疗机器人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能比最专业和最勤奋的医疗工作者更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医疗机器人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期待着这一领域的更多创新和突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当前,医疗机器人领域可大致划分为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用服务机器人以及辅助机器人等几个大类。
从统计数字来看,手术机器人在市场中占据压倒性优势,占比超过六成。这其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色表现功不可没,其凭借高达两千万的售价,使得美国公司Intuitive Surgical轻松占据了医疗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
再来看国内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状况。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妙手机术机器人,作为第一家临床使用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其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博实股份作为上市公司,推出了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技术实力不容小觑。天智航作为新三板公司,其骨科医疗机器人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钱璟则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是国内康复机器人的重要企业。
在这一系列的数据和实例背后,展现的是医疗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金融机器人的崛起:重塑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的心脏是信息处理。如今,许多原本依赖人工的金融任务正逐步走向自动化,如运营、理财、算法交易及风险管理等。在这个变革浪潮中,金融机器人正成为行业的明星。
摩根大通便积极拥抱这一趋势,他们运用AI技术打造了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过去,律师和贷款人员需要耗费36万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这款软件几秒即可完成。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而且错误率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这款软件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
金融机器人的优势不仅在于高效的工作能力,更在于其对投资的完全理性。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量化交易,就是通过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进行开仓和平仓的交易。这种交易方式避免了情绪波动对交易的影响,压制了人性中的贪婪、恐惧和侥幸心理,使我们不再受到主观认知偏差的干扰,从而提高投资的理性。
当今科技潮流之下,金融机器人已成为行业新宠,其应用场景广泛,落地于智能投顾、风险管理、搜索引擎以及智能客服等四大领域。国内众多企业正活跃于这些领域,引领金融科技的革新。
在智能投顾方面,诸如“弥财”这样的企业,巧妙地将经典投资理论与尖端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智能化、高端的定制投资服务。而在风险管理领域,信而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海量数据筛查模型,能够精准判断借款人的真实性。“人工智能牛”整合了金融数据报告资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创了智能金融搜索的先河。交通银行推出的智能客服实体机器人“娇娇”,展现了金融智能化服务的无限可能。
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仓储和物流机器人也在物流领域大放异彩。传统的仓库运作,依赖人工分拣、包装和搬运,仓库设计需充分考虑人工操作的便捷性。员工需对仓库内的商品位置了如指掌,以确保高效分拣。
物流机器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们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将仓库利用率提升到了全新高度。传统的仓库逻辑是“商品中心化”,即人找货的模式。而物流机器人的加入,让仓库逻辑转变为“分拣中心化”,实现了货找人的新模式。这一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为电商和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金融机器人和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科技进步的见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捷和可能性。物流机器人如同智能向导,它们熟知每个商品的“家”。一旦收到订单信息,这些机器人会立刻找到商品所在的货架,然后精准地将其移动到分拣工面前。分拣工只需轻松取走商品,机器人便会将货架送回原处。这样,分拣工无需奔波忙碌,只需在一处静候,“商品自会来找”。而这背后的功臣,便是机器人的交互协调能力,它们仅需极小的空间便能发挥最大效率。
物流机器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升效率,更在于它们为仓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以亚马逊旗下的Amazon Robotics为例,这家公司前身为Kiva System,自2012年被亚马逊收购后,便以其独特的仓储理念和技术引领行业。他们重新定义了仓储的运作方式,使得物流行业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现今的物流机器人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AGV自动导引车、码垛机器人和分拣机器人三类。国内的物流机器人系统企业主要集中在AGV领域,这些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在工厂内部各个工序间的搬运、制造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连续运转以及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自动搬运等场景。它们如同勤劳的搬运工,不断提高物流效率,推动行业进步。客服机器人:释放客服人员的热情,标准化服务的曙光
在客户与客服代表的互动中,重复的问题占据了超过60%的比例。这意味着,客服人员每天都在处理相似的询问,机械化的回答消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客服机器人的出现,为这一局面带来了改变。
想象一下,一个能够准确理解客户意图、迅速回应的机器人,处理那些常见的、重复的问题,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让客服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复杂、需要人性化的工作。机械化的工作由机器人承担,客服人员的工作热情得以释放。
标准化服务是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但也是一个挑战。不同的客服代表可能会给客户不同的答案,这种不一致性会让客户感到困惑和恼火。而客服机器人,在统一算法的控制下,能够给出一致、准确的答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服务。
目前,智能客服机器人在国内的主要定位是辅助客服工作。它们能够回答客户的常规、重复性问题,进而提高客服工作效率。机器人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许多商家只关注提供机器人给客户,却忽视了机器人问答知识库的重要性。这个知识库是机器人能否准确回答问题的关键。只有建立了完善、全面的知识库,机器人才能更好地辅助客服人员,更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客服机器人不仅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释放客服人员的工作热情,实现标准化服务,更是未来客户服务领域的一大趋势。而完善的知识库,将是这一趋势的关键所在。转变与机遇:机器人时代下的职场重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逐渐在众多行业中崭露头角,从金融交易到物流分拣,它们似乎正在逐步取代人类的工作。这一变革背后,实则是一场职业领域的深刻转型与重生。
金融交易员、物流分拣工等职业岗位在机器人的介入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交易员们面对机器算法的高速交易和精准决策,分拣工们则面临着自动化设备的迅速替代。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职业领域的深度调整和新的机遇。那些看似被取代的职业岗位,其实正是为我们开启了新工作模式的探索之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深入应用,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替代,更有超越。那些传统的、重复性的工作正在被机器优化和替代,但新的、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正在涌现。想象一下,“等货来”的分拣模式,相较于满仓库奔波的传统分拣方式,不仅效率更高,也更受现代工作者的青睐。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使得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更为复杂、需要人类智慧的任务。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认识到,机器人并非我们的敌人,而是推动我们向前发展的催化剂。它们帮助我们摆脱繁琐重复的工作,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掘自己的潜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面对机器人的崛起,我们不必恐慌,而应该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在这个新的职场环境下,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