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开篇之际,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澎湃的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全新版本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战略纲要旨在引领未来十年的信息化发展,为现代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脉搏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当前正处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之巅。信息技术的新一轮发展如火如荼,互联网正在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信息技术与各类技术的融合,正在引发群体性的技术突破,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互联网不仅推动产业变革,促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更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信息的流动、资本的积累、技术的迭代和人才的汇聚。全球信息化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充满了全面的渗透、跨界融合、持续的创新和前瞻的引领。
在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新阶段,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掌握先机、赢得优势、确保安全以及赢得未来。全球各国都在加快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围绕关键资源的争夺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展开激烈博弈。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数字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已经成为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等全球第一的大国,一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企业也进入了世界前列。我们仍面临着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待深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网络安全挑战严峻,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亟待加强。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能尚未充分释放。
三、战略指导与愿景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各项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强国为目标。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
展望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三代移动通信(3G)、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将致力于增强国家信息化发展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坚信,信息化将为社会造福,为人民造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到未来之域,描绘信息时代的宏伟蓝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到XXXX年,信息消费总额将达到惊人的六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也将达到三十八万亿元的惊人高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全面形成,电子政务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将达到惊人的20太比特/秒,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与周边国家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已初见成效,网上丝绸之路正在逐步形成。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互联网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展望到XXXX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消费总额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分别达到惊人的十二万亿元和六十七万亿元。我们将彻底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一个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电子政务应用和信息惠民水平将大幅提高,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
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将达到惊人的48太比特/秒,连接各大洲的四大国际信息通道也将建成。这将引领涌现出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网络强国地位将更加稳固,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惠及民生,合作共赢和确保安全。我们胸怀大局,着眼大事,统筹各方力量,确保国家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掌握核心技术,占据竞争制高点。我们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我们坚持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将坚持合作共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网络互联、促进信息互通,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始终牢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两翼、驱动双轮的重要性,确保二者协调一致、齐头并进。
推动龙头企业引领,联合打造创新高地
为了深化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改革,我们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打造研发中心、技术产业联盟。我们决心探索成立核心技术研发投资公司,打造技术产业化的高效转化通道。我们将深化上市发审制度改革,为创新型企业在国内上市铺设道路。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开拓市场,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聚焦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我们强调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仅加大对其研发经费的投入,还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为了完善技术交易和企业孵化机制,我们将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我们还将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夯实信息化基石,提供普遍服务
信息化发展的基石在于先进的基础设施。我们将加快构建覆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立体网络,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不断完善普遍服务。为了让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掌握信息、改善生活,我们将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布局,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有序参与竞争,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我们将增强空间设施能力,围绕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领域建立持续稳定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
优化信息资源,释放数字红利
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为了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利用和安全能力,我们将加强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我们将推动重点信息资源的国家统筹规划和分类管理,增强关键信息资源的掌控能力。建立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构建国家数据开放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我们将建立信息资源基本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信息资产权益保护制度,确保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优化人才队伍,提升信息技能
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为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将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我们将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信息化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立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
我们将支持企业创新、夯实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优化人才队伍,以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优质人才生态
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我们首先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我们将采取特殊政策,建立符合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我们鼓励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发掘人才,并善用竞争性机制选拔特殊人才。为了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我们将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
二、提升国民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大军
我们将致力于提升国民信息技能,改善中小学信息化环境,推进信息化基础教育。我们将全面开展国家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实施信息扫盲行动计划,为老少边穷地区和弱势群体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博士服务团、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我们将助力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三、深化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我们深知互联网已将世界紧密连接成一个地球村,因此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国际交流合作至关重要。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框架和多边机制内,我们将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建立信息化领域国际互信对话机制。我们将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巩固和发展区域标准化合作机制,并积极参与国际开源社区的融入。
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共建网络新秩序
我们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化发展,提高国际互联互通水平,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我们还将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合作建设中国-中亚信息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项目。我们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等原则,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五、着力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转型发展
一、优化环境与深化电子政务:打造现代化治理的基石与引擎
为了响应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在深化电子政务,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不仅是对现状的适应,更是对未来的布局和规划。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流畅、高效、透明的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我们要优化政策环境,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我们完善互联网企业资本准入制度,设立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互联网企业成长。我们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设立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以激发市场活力。
在深化电子政务方面,我们致力于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通过持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我们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信息化助力党的建设与服务群众
信息化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将推进党委信息化工作,提升党委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保障能力。我们加强信息公开,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和巡视工作信息化水平。我们还将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信息化保障,重视发挥互联网在党内法规制定和宣传中的作用。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各级党的部门工作信息化水平,使党的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三、电子政务提升服务水平与治理效能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我们将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国家治理大数据中心,加强经济运行数据交换共享、处理分析和监测预警。我们深化财政、税务信息化应用,支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促进税收制度改革。我们还将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网上政务服务。这些措施将使服务更加便捷、透明,提高治理效能。
四、繁荣网络文化:展现国家软实力与增强国际影响力
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为此,我们将提升网络文化供给能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我们提高网络文化传播能力,完善网络文化传播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我们还将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让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这将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正在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深化电子政务、繁荣网络文化等多方面的措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我们相信,在信息化的助力下,我们将能够实现更加高效、透明、公正的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四)创新公共服务,切实改善民生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致力于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从教育、科研、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降低应用成本,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38. 教育信息化迈出新步伐。我们将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建立适应教育模式变革的网络学习空间,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学习模式,鼓励更多学校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跨校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制度。我们还将完善准入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为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39. 科研信息化助力科技创新。加强科研信息化管理,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建设覆盖全国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科研信息服务水平。通过推动科研手段的数字化进程,构建网络协同的科研模式,促进科研资源的共享与跨地区合作,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方式的转变。
40. 智慧健康医疗助力民生改善。我们将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的整合共享,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探索建立市场化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通过整合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探索医疗联合体等新型服务模式,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多元服务需求,推动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
41. 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我们将推进就业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信息的全国联网,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资源有序跨地区流动,促进充分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的推广和升级,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地区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我们还将加快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五)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形势,我们着力构建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致力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43. 创新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的统一确权登记,整合自然生态空间数据,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实现全程、全覆盖的动态监管,提高用途管制能力。探索建立废弃物信息管理和交易体系,形成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制。
44. 构建新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监测信息化工程。通过全时监测污染源、污染物和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控能力。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网上交易,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六)加快信息强军步伐,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我们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强军目标的新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45. 加强体系化建设。我们创新发展信息化军事理论,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集中统管,发挥作战需求的牵引作用,推进机械化信息化有机融合。通过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指挥信息系统的集成运用,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全面提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能力。
46. 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我们适应战争形态演变趋势,依托网络信息系统开展检验性、对抗性演习,推进军事训练向实战化转变,提高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战场综合控制权能力。
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实现国防现代化与军队转型的跨越式前进
在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响应这一时代号召,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融合、渗透的独特作用,深化国防信息化建设,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的现代化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并健全国防信息动员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机制不仅要完善国防信息动员与应急保障预案,更要成为支撑我们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柱。
为了更好地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法治建设引领信息化前行
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网络空间法治化为核心,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法治环境。具体做法包括完善信息化法律框架,有序推进信息化立法进程,以及加强执法能力的建设。
二、网络生态治理呈现清朗景象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应当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的原则。通过创新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加强全网全程管理,努力构建一个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这需要我们强化互联网管理,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同时依法保护信息自由有序流动,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筑起防线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坚持积极防御、有效应对的原则。通过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我们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包括维护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性工作。
四、体制保障和顺畅实施是关键
为了确保各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我们需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力整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这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以及加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
在信息化战争的浪潮中,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官兵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装备的能力,为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军队转型的跨越式前进贡献力量。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推进者和监管者,各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要展现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能力。他们必须促进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乃至军地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一个统一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行流畅的信息化推动体系。这一体系旨在加速我国特色的新型信息化智库建设,并不断完善重大政策和项目的专家咨询制度,以获取更深入的专业见解和更全面的战略视角。
(三)政策配套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石。各地区和各部门需将本战略纲要的任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我们需要精心编制“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一系列专项规划,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政策支撑。相关部门更应加快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的配套政策,大力支持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应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创新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商业运作和持续运营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参与其中。
(四)落实工作,督查到底。各地区和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细化任务,确定明确的时间表,并确保层层落实。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评估。我们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确保信息化发展的每一步都稳健有力,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