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万元的“宝贝”成“废铁”——“机器人坟

行业资讯 2019-08-15 19:0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图为11月6日,徐击水表情严肃地走在堆满零部件的“机器人坟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两年多来,每次路过厂房一楼的东北角,徐击水表情都会严肃起来。
 
  近4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堆放着数十台成品机械臂和各种零件,如废铁般落满灰尘。
 
  “这个‘机器人坟场’,是我们团队近10年的心血,我亲手埋葬了它们。”徐击水心疼地说。
 
  2016年7月,湖北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击水破釜沉舟,叫停公司通用机器人业务。然后,从零开始,生产定制机器人。
 
  “若不丢掉这4000多万元,整个公司可能就完了。”他说。
 
  孤注一掷转型,4000多万元“打了水漂”——
 
  “我把遗嘱都写好了,我死都不怕,还怕啥?”
 
  11月6日,武汉一夜入冬。
 
  公司办公室里,徐击水回想起两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
 
  “徐总,你怎么可以这样!”“现成的订单,为什么要推掉!”“这岂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新业务都没人做过,市场前景谁说得准?”
 
  当时,正值7月,闷热的天气让人提不起精神。徐击水提出要停掉通用机器人业务,转向专业定制机器人,原本安静的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公司股东、技术骨干、市场业务主管纷纷站出来反对,认为徐击水的决策“过于疯狂”。
 
  众人的反对声,徐击水也可以理解。
 
  2007年,依托母公司奋进电力的投入,年过半百的徐击水二次创业,成立了“机器人兴趣小组”,研制。
 
  2012年,“机器人兴趣小组”升级为事业部,加大投入。当年,他们研制出第一台搬运机器人,被东风汽车公司批量采购,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环节。
 
  2014年,第二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奋进FRP型智能工业机器人一举获得一等奖,“奋进机器人”成了湖北先进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2014年6月,机器人事业部宣告独立,成立公司。此后一年多,公司业务网络逐渐扩大,订单越来越多。徐击水做出转型决定的时候,公司刚刚接下格林美等几家大企业的订单,生产需求近百台。
 
  那次会上,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一旦停掉传统业务,近10年投入的1亿多元中,近4成相当于“打了水漂”。再说,新的业务,还需要加大投入。
 
  “做错了,我负责!”“我把遗嘱都写好了,我死都不怕,还怕啥?”
 
  面对团队潮水般的争议,徐击水最终猛地一拍桌子,强硬回应。
 
  嘈杂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亲历了这一幕的公司主管徐建平回忆道“徐总当天把大家都震住了。创新需要决心和勇气,但又有几个人真的愿意拿命去拼?”
 
  价格战越打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
 
  “长期跟跑的话,民营企业拖不起,必须突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徐击水对转型如此义无反顾?
 
  在“机器人坟场”里,徐击水指着一台已经停产的“四轴800公斤型”搬运机器人表示,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这款产品可以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但放到市场上去,却赚不到钱。因为,价格上拼不过国外产品。
 
  “国外的工业用通用机器人起步早,产业链条全,生产批量大,研发成本早已收回。”徐击水说,国内厂家还没有研发出这种机器人时,进口产品在市场上卖到50多万元一台,利润很高。随着国内产品陆续上市,价格战应声打响,进口产品从50万元降到30万元,再降到20万元。对于国内自主研发的厂家来说,这个价格,已接近成本价。
 
  这种“大路货”做得越多,来自市场的压力就越大。徐击水开始反思,如何提高技术创新的“含金量”。
 
  “长期跟跑的话,我们民营企业拖不起,必须突围。”他开始谋划新路。
 
  2016年前后,价格战越打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再不砍掉传统业务,公司就会陷入绝境。”徐击水坐不住了。此时,为劲酒集团定制研发的“上甑机器人”,让他看到了新蓝海。
 
  “如果说通用机器人是代替普通工人,上甑机器人则是代替工匠,而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工匠。”徐击水解释道,上甑,是白酒酿制的一个环节,需要把原料均匀地铺平,确保蒸馏时蒸汽能全方位穿透。传统人工上甑,只能通过肉眼观察,一家酒厂培养一名合格的匠人,要三五年时间。机器人则可以利用红外探热技术,分析原料内部温度,进行相应处理,精准完成这种工艺要求。一台“上甑机器人”,至少可以顶替3名工匠。
 
  “在这种细分领域,中国企业有先天的领跑优势。”他说。
 
  “有理有据的想法,当年为何遭到团队的反对?”
 
  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疑问,徐击水表示,当时,“上甑机器人”几乎是从零开始,通用机器人则已经营了10年。不少人坚持认为,应该在保留主业的发展新业务,没必要孤注一掷。但他觉得,转型一定要扬长避短、力出一孔,尽全力抢占先机,不想被“温水煮青蛙”。
 
  技术领跑全国,得到工信部“点赞”——
 
  活下去必须创新,“机器人坟场”警醒市场残酷
 
  事实上,即使转型开始后,争议声仍不绝于耳。
 
  直到2016年底,应城一家知名通用机器人生产厂家“骏腾发”被拖垮的消息传来,员工们才完全认同徐击水当初的判断。
 
  随着“上甑机器人”被劲酒集团广泛采用,这项新技术在白酒行业和机器人制造业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短短一年间,10多家白酒厂家找上门来,定制“上甑机器人”。与此,国内也有厂家开始模仿他们,生产同类产品。
 
  面对新的竞争者,有人提醒徐击水“快申请专利保护。”
 
  徐击水一面这样做,一面提醒员工,不能只寄希望于专利保护,加紧技术升级才是头等大事。他认为,一旦没有了技术优势,这些“上甑机器人”,可能会沦为另一个“机器人坟场”。
 
  为此,徐击水将“机器人坟场”旁的场地,设置为“上甑机器人”的出厂区,用以警醒自己市场竞争的残酷。
 
  两年多来,奋进智能公司不断创新,已经针对不同的酿酒工艺细化出了适用于生产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绵柔型白酒的多种型号机器人。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100多台“上甑机器人”在国内各大酒厂上线,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眼下,8台“上甑机器人”等待出厂,即将被安装到安徽口子窖集团的生产线上。
 
  徐击水透露,他们的长远目标是,把“机器换工匠”的研发推进到白酒酿造的其他环节,最终打造白酒酿造智能工厂。
 
  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奋进智能机器公司的“上甑机器人”技术,被工信部作为先进案例推介。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发言时谈到,当下机器人产业链正持续拓展延伸,会产生许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单项冠军”。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酿酒、陶瓷等特色领域,大有可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粟认为,“机器人坟场”埋葬的是低质量、在跟跑中得过且过的陈旧发展方式。徐击水壮士断腕的决策,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体现。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企业只有敢于突破,不断创新,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记者 邓伟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