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运动大幕已启 “大跃进”雷区如何破?

智能机器人 2019-08-16 08:0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已经拉开了序幕,不仅是政策上的东风,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也进入了资本领域,但这种资本推动的大跃进也有可能导致机器人产业过热。面对这种尴尬的现状,各机器人企业又该如何避免踩雷?
 
  机器人运动大幕已启 “大跃进”雷区如何破?
 
  2016年初工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涉及机器人生产及集成的企业达到800余家。2014~2015年,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近80项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全国范围内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多达42个。不仅是政策上的东风,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也进入了资本领域,不少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优惠的政策。面对这种发展现状,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资本推动的大跃进或导致机器人产业过热。那么,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又该如何排解这种过热隐忧?
 
  工业机器人腾飞需提高智能化
 
  当前,我国产业正在蓬勃兴起。虽然投资机会巨大,不过肩负着颠覆传统制造业可能性的工业机器人领域仍面临着很残酷的现实与挑战。从机器人密度来看,世界平均水平在60%,而中国仅仅达到31%左右。从替代率来看,现在的企业里面99.38%还是人工作业,在中国99.7%没有被替代,替代的只是百分之零点几。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风口下,工业机器人看似迎来东风,但对于大型传统工业机器人来说,它们越来越难以胜任制造精密配件的任务,因而难以适应这个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发展。
 

 
  受困于智能化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最大痛点之一,面对如此之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更需要尽快完善各种工业标准的搭建,因为标准化的建立是实现未来机器人定制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富士康首席科学家戴家鹏认为,当人工智能结合工业机器人之后,具有智慧的工业机器人孕育而生,将不同的机器人集成在一条生产线上,并且能够完美地协同作业,正是未来工业所需要的机器人应用。
 
  服务机器人突破口在定制化生产
 
  在国内市场,在人口老龄化、用工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下,市场爆发的现实需求越发的强烈。业内专业人士表示,国内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电商的繁荣程度和成熟度高于外国。核心技术方面优势差异确实不大,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市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敏锐扑捉到服务机器人这一人工智能重要应用的巨大前景。
 
  而未来,服务机器人在定制化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明显,这些定制既包括外形也包括业务功能。并且,未来机器人功能的定制化会因用户行业和业务需求的差异而越来越普遍,久而久之,机器人或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应用开发平台。有一天,它可能就像手机的应用商城那样,用户可以开发基于机器人的各种应用APP,这些APP会是内部业务管理类的,也会是顾客服务类的,还可能是娱乐类的。
 
  当前,为助推国产机器人应用快速崛起,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做过很多规划,出台了很多政策,应该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但一哄而上并不是好事。我们既要有顶层设计,进一步细化未来5年、1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向、技术路线,又要做到分工协作,全国一盘棋。
 
  我们要抓住人才和资本两大要素,在人才国际化培养和资本集聚方面下工夫。任何新兴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力量,政府要把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培育起来,为科技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鼓励和扶持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多做专业化产品研发。研发不是某一个机构的事情,需要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