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已逝,新年伊始,作为行业内的权威媒体,我们有必要也有需要给各位忠实的读者和受众提供一些干货,在接下来的一年乃至未来N年,行业跨国巨头有何战略?国产机器人如何应对跨国巨头的冲击?未来市场格局又会如何?
众所周知,作为机器人行业的跨国巨头,本土化战略一直是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策略,无独有偶,Rethink Robotics副总裁梁祺近日向媒体披露,本土化战略也是Rethink Robotics未来的重要战略,他指出,用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优势来扩展市场,可能在3-5年内必然遇到瓶颈期,这就要通过全方位的本土化加以解决。而优傲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苏璧指出,核心技术和质量才是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得以生存和扩张的保障。
在跨国巨头纷纷招聘自己未来的战略时,国产机器人企业也不会熟视无睹,在跨国巨头与国产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竞争大战中,未来市场格局将会如何风云变幻?跨国巨头与国产机器人企业在跨国市场上是展开一场激烈的撕逼大战还是互为补充走合作共赢之路?下面小编为您呈上一些干货,一起来思考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跨国巨头跨国战略未来走向何方?
Rethink Robotics副总裁梁祺表示,作为一个外企在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凭借着技术、产品、服务、管理、品牌各方面的优势能够迅速扩展国内的市场,这是在前期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当外企在中国市场扩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遇到瓶颈,必然会面临竞争,舍不得市场份额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扩张。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本土化,包括本土设计、本土制造、本地产品。本土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人才。因为在中国经营企业和在欧美经营企业思路不同,包括产品设计、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工业产品很重视的售后服务等等方面。从国外找一个工程师之类的人才过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超表示,作为四大家庭的ABB,“本土化”也是他们的战略之一。王国超表示没有本土化就谈不上全球化,这个战略ABB一直没有变。关于跨国竞争成本竞争问题,王国超表示,采用机器人或者使用智能设备的话,应该和成本没有关系。对此他还提出了客户的几个本质需求,也就是说,成本不是唯一的。
第一是使用机器人质量相对可靠,人工不可靠。
第二是有很多产品的效果人工智能才能达到,例如汽车生产等。
第三是柔性化,现在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传统刚性的生产线满足不了需求。
第四是绿色化、安全化。
在跨国企业中,优傲机器人也是一支重要生力军,关于跨国战略优傲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苏璧凯则表示核心技术和质量才是保障。他指出,国外企业想在本土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本土化,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硬实力。设计是可以模仿的,核心技术和质量保障是经过多年努力才能实现的。
国产机器人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巨头的冲击?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面对中国公司在竞争中合作共赢
曲道奎表示他们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有一个大的原则,即“以多赢、双赢为大前提”。和国外巨头更多是合作双赢,也会有不可避免的竞争,而基本宗旨还是要在资源上供应整合,中国企业要面向全球化的市场,在跨国进行布局,还要在国外进行布局。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竞争对手,也可能在未来是合作伙伴。
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目前谈不到竞争,先发展好自己
中国的市场才刚开始,大家在竞争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开放,我们目前需要的是有更多的市场,做好这个环境,机器人行业才刚开始。如果中国不拿出市场进行开放,就会让出这个跑道。
新时达机器人总经理蔡亮一定就是竞争的局面
蔡亮说,市场竞争必然是个杀局,但以后的市场发展一定非得竞争的你死我活。我们五年内会构建一个乘以十倍的市场,大家的日子都会好过。各自在各自不同的层面进行创新都有可能。也许和国际品牌杀不到一起去,也许某些层面上合作的可能性反而更大。这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很难讲一定就是杀局。
未来市场格局将如何风云变幻?
曲道奎未来市场格局会是百花齐放
曲道奎认为,机器人产业格局有很大的生态分布,未来走向很大,有很多细分领域,有不同的环节,更多的是要做到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才可能反垄断,不被别人收购,自己成长壮大起来。
许礼进标准化会越来越集中
许礼进认为,有些通用的、标准化的东西会越来越集中,未来有些利益会逐步标准化,软件更科技化。
苏璧凯不要管格局,做好自己
苏璧凯认为,未来的格局是各行各业都会使用机器人,这就让我们必须改变我们思考,不管竞争对手如何,至少我们要不断开发新的,完善自己。
王国超市场格局要取决于客户
王国超认为,协作机器人未来 的数量和格局不好确认,它是个趋势,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要取决于客户,因为客户有接受过程。
蔡亮未来会出现 寡头“垄断”的局面
蔡亮认为,未来大的市场格局是会慢慢向寡头靠拢,这个寡头不是说就一家寡头霸占市场,三五家寡头垄断是一定的。
梁祺市场容量会促成更多差异化需求
梁祺认为,机器人人的市场容量未来发展会非常快而且大,基于此,需求就是差异化。未来每个细分产业链,包括零部件、集成的产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不可能有一两家独大的情况发生。
小编在此不得不说,未来跨国巨头在战略部署上依然离不开本土化,依靠其品牌、技术和质量等硬实力,不断稳固扩张其在中国本土的市场份额。未来市场格局也不一定是摘得你死我活,合作共赢才是常态,在竞争中相互合作、互相提升,毕竟中国市场很大,世界市场更大,在跨国巨头进入中国时,中国企业也需要逐渐走出去,这才是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