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繁的社会,很多人都恨不得拥有十八般武艺,而被誉为国家级科技一等奖的“三冠王”、我国著名火药及火炸药装备专家王泽山院士却说“我只是一个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人”。
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专注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已达60多年,是我国火药装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著名的火药及火炸药装备专家,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次,王泽山院士已确认出席峰会,将与我们分享火药炸药装备行业的智能制造。
“80”后的“三冠王”
学术生涯中,王院士三次斩获国家级科技一等奖,其研究让中国火炮装药技术傲视全球,有“三冠王”的美称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年,82岁高龄,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院士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20年来,王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82个课题,培养了100多名博士,很多人已经成为科研中坚力量。
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情?
带着强军理想,他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选择了全校最冷僻的火炸药专业。从此,王院士就在火炸药研究领域耕耘了六十余载。因为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实验要到条件恶劣的野外实验基地作,他从不畏艰苦,身先士卒每次都亲临实验场,同年青人一道爬山涉水,餐风饮露,在花甲之年的时候,每年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地实验基地度过。
如何做到既提高射程又不必延长炮管的长度或增加膛压,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多次失败,不曾放弃,另辟蹊径,王院士研发出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就攻下了这个世界难题。不延长炮管,不增加膛压,却能有效提高火药能量的利用效率,将火炮射程提高了20%以上。他说,一生科研,定要有两个“不放弃”一是选定目标不放弃,二是遇到问题不放弃。
目前,这项提升我军主战武器火炮性能、保证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武器装备和型号的研制。
虽取得耀眼、卓越的成果,王泽山院士本人却是十分谦虚低调,他说“我只是一个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人”。
我还没有想过退休
达到退休年龄后的20年时间里,王院士依然奋战在实验的第一线。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执着于火炸药研究,从未想过退休。王院士表示“我还没有想过退休。”
“80后”院士王泽山,虽然已经82岁,但却像个“80后”,喜欢接触新生事物,玩转微信,平时出差订机票、预订宾馆,也都是自己在网上完成。
答常规10-14小时排出,最长3-5天后排出。内镜是不是出来,医生还会用定位探测仪进行确认。也有人会担心磁控会不会对人体有伤害?朱金水透露,是人体可承受的低剂量,不会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