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长沙高新区中联重科麓谷第二工业园,记者们就被一台正在扫地、捡瓶子的小型机器人吸引了。这是全球首款智能清捡保洁机器人,搭载了多线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度差分GPS系统以及深度摄像头等传感器与智能机械臂,并采用特征驱动全局定位算法融合多个传感器信息,为全自主移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识别保障。
这台机器人是由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研发的。该公司执行总裁陈培亮生动地介绍道,在《星球大战》里有个场景,飞船一打开,外星人战士齐刷刷地下来了;未来类似场景可能会出现,无人驾驶车搭载着一二十台清洁机器人,到了作业场地,机器人就列队登场了。“这么一个场景,我们认为在未来10年很有可能会实现。”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小型机器人未来主要在小巷、广场等场所作业;在大型扫路车过不去的这些地方,目前主要依靠清洁工人用扫把清扫,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于是小型机器人作业就成了不二之选。
从更高层面来说,中联环境的未来走向是借助人工替代型产品,将环卫环境治理从目前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成装备和高科技密集型。
具体来说,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做到人员减量,比如说一个项目原来要200人,以后要降到100人。减量的过程就是要提高设备本身的效率,把现有的技术附加上去,从而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第二步,要把驾驶技术、AI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结合起来,大部分实现用装备代替人工。随着AI技术等的成本的下降,这一愿景未来10年有可能实现。
事实上,由中联环境研发的清洁机器人去年底已经在国家5A级示范景区橘子洲正式上岗。陈培亮指出,目前推出的产品主要依靠传统燃油运作,今年下半年要实现纯电动,“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并使机器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除了能源的转变,他还很期待5G技术的。“当5G发展起来以后,传输速度将越来越快,机器收集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实现无时差传输,效率会大大提升。所以我们也希望在长沙5G样板的建设过程中,能将其和中联环境的大数据、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相结合,进行一些领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