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迎接个人机器人的中国时代

行业资讯 2019-08-15 18:40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文|杨静

  在下一次由硬科技带来的变革中,中国能出现世界级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微能创投加速器创始人,英特尔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滨的答案是个人机器人。

  在他看来,中国智能制造的基础、不在话下的低成本以及完整的供应链无异于一个又一个的动能,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中国可以以群像式的复苏姿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案例早就摆在眼前,比如,中国企业大疆几乎垄断了天上飞的无人机,国内的动感平衡车品牌纳恩博超越并收购了早10年在美国问世的Segay独霸全球市场,新锐人形机器人创企优必选入选世界十大。

  “未来个人机器人的主场,就在中国。”李滨对《创业圈》称。

  4年多前,卸下在跨国高科技公司20余年高管的光环,李滨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创立了微能创投加速器。他坚信,承担个人领域变革的,不是在全球科技摇篮美国硅谷,而是在中国。

  他的使命就是帮助孵化和加速中国个人服务机器人企业成为世界级公司步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产业化阶段,再以低成本进入全球家庭用户。

  “这么多年,我终于兴奋地看到,硬科技企业的春天来了。”李滨希望自己能在孵化中国机器人企业这条赛道上工作到不用退休,“为什么要退休呢?要一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停下来休息的人不会有落差,相反,停下来休息的人那才会有落差。”

  一

  在选择成为孵化机器人的孵化人之前,李滨涉猎的是移动通信、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音乐播放器,背后则是诺基亚、IBM和苹果三家硬科技公司的从业经历,这串联起了他从青年到中年的职业生涯。

  当中的主线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驱动的数字化、计算化和网联化的发展大趋势。李滨见证了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诞生和落地、个人移动计算平台的加速普及以诺基亚为代表的数字通信手机取代了体积较大的大哥大,尔后以苹果为代表的计算化的智能手机又打败了数字通信手机,再此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进而兴起。

  这一见证就是长达20多年的时间跨度。他视自己的这段经历幸运而又特殊。

  幸运之一是他大学毕业后就能进入高科技企业。参与北欧著名移动通信技术公司诺基亚当年在中国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无疑是比较高的起点。

  “1993年,我就参与了2G的建设。”李滨回忆,有机会加入诺基亚传奇掌门人约玛奥利拉的中国战略拓展团队一起几乎没日没夜的工作,从可行性研究谈判、合同准备到投资建厂等,见证诺基亚如何争取到进入中国通信市场的一张门票异军突起。

  幸运之二是在IBM郭士纳时代入职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无线互联网和个人计算机开始融合的萌芽阶段和亚太团队一起让ThinkPad这一高端品牌成为高贵但不贵的最佳笔记本电脑选择,牢牢占据中国移动计算机市场份额的第一位。

  幸运之三是有机会加入乔布斯二次创业时期的苹果并负责推动苹果业务转型的IPOD北亚区业务,有机会亲历苹果公司二次创业传奇的历史转折点。

  “我进入高科技企业的运气其实离不开大学期间曾在AT&T中国总部的一段暑期实习经历。我相信好运气总是偏向有准备的人,这些经历定义了我40岁前的时光,那就是一个不断加速的学习期。”李滨称。

  他的经历又是特殊的-每一次,他的老东家们都成了关键技术转折期或成功或失败的经典案例。“其实很有意思,你会发现,一家企业哪怕是再边缘,只要能抓住新一代数字化通信技术和新型计算化平台融合的历史机遇重新定义极致产品的标准,企业就可以重塑自己。”这也奠定了李滨对硬科技发展的理解。

  “由新技术组合和新市场结合的创新,才是破坏性的创新。”他进一步认为,每一次人机交互方式的变更都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任何企业必须要在技术创新的破坏性显现之前做好准备。

  二

  那么,问题来了。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万物互联网,到底什么样的终端是下一个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下企业如何能不被时代淘汰乃至于走在科技的前端?

  他笃定,机遇就是在个人机器人上。

  “它就是下一次科技浪潮里破坏性技术带来的产物。未来5-10年,个人机器人会继智能手机之后,成为新一代主流终端设备。”李滨这么认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估计,到2023年,消费级机器人市场价值将达到150亿美元左右,2018年约是54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消费级机器人本就处于成长市场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机器视觉、语音和语义理解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儿童教育娱乐和居家养老为代表的各类场景需求被日益发掘,各大科技巨头们正在发起对这一领域的追赶跑。

  英特尔也不例外,其落户在上海张江的全国首个机器人创新中心,就是和微能创投加速器联合创立,全面支撑机器人创新企业发展生态。

  “这是个产业创新加速器,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李滨称,之所以取名微能,寓意We Can,通过推动大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持续赋能创新型小企业,一起推动个人机器人产业化的加速到来,就像40年前的IBM选择推动开放的PC架构赋能微软和英特尔推动的个人电脑产业革命。

  微能的运营模式在李滨的里是A.C.T倒三角生态,对应为Aelerator(产业加速)、Community(创新生态)和Technology(技术赋能)。

  英特尔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能量不容小觑,成立2年多的时间,平台上不但有大疆、优必选、艾米、弗徕威这些生态合作伙伴,更孵化了擎刚、东古、库柏特等企业新锐。

  英特尔机器人创新中心本身除了服务浦东、上海还可以服务长三角的机器人创新创业企业,另一维度上,中心也在为英特尔提供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生态发展方法。在孵化企业的过程中,形成生态战略。

  “这是双赢的,像英特尔这样体量的公司,必须要参与和推动新一轮个人机器人产业化的发展过程。”李滨认为。

  微能也有着自己的小目标,那便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建成中国最大的服务天使投资人网络的创业加速平台,连接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创始人群体,培育中国下一代硬科技的独角兽企业。

  三

  李滨称5G的导入只是触发下一轮颠覆性计算技术融合创新的早期。

  不同于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传统制造业的微笑曲线,在个人机器人领域,制造或将反转微笑曲线,智能制造的重要性甚至高过研发设计和营销推广,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将成为制造业皇冠顶部的明珠。或许智能机器人会为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

  这一特点,李滨看在眼里。

  “我当初是以战略顾问的外脑形式参与英特尔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规划方案。我选择了跳进运营,是想有机会亲历智能机器人这一轮新的产业变革。和在跨国企业做高管相比,我找到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他向《创业圈》袒露心声。

  他看到跟此前几次技术创新浪潮不一样的情况中国科技创企完全有机会、有能力推动这一轮个人智能机器人全球产业化的机会。

  “中国式的创新以前被外界认为是模仿,那只是1.0的阶段。到了机器人发展阶段,才是属于中国的真正创新,代表中国科技的高点。”李滨对《创业圈》表示,到时候是别人来模仿中国的技术。

  “任何新技术导入的时候,特别是当技术都不太成熟的时候,都是从边缘的应用开始的。”他提醒《创业圈》,别看现在的那些个人服务型机器人只会做简单的人机交互,在未来它们将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的问题。

  “看着它们的时候,要想象是机器人也是会长大的,而不是在已经很智能化的时候来判断是不是产业化的趋势。”李滨说。

  在他的预测里,一旦机器人开始规模化生产机器人的时候,中国的创新力量将会令外界惊叹,个人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的过程也将到来。

  某种意义上,李滨也代表着当下创新热潮里的一股新势力。他们的特性是,大多数都曾经是优秀的行业精英,在职业生涯达到高峰后,选择了同一个目标为中国的创新创业而服务。

  他们内心往往有着自己笃定的判断,他们相信科技的力量,创业的力量,更相信中国的力量。

  孵化个人服务机器人,是李滨选择的细分赛道。

  他相信自己的选择。“人的学习能力取决于你的信念,我之所以心中有足够强的信念,是因为我认为选择的方向没有问题,其他的就是解决问题而已。一旦把时间拉长来看,都是扁平的。”李滨对《创业圈》说。
<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