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造机器人看成都这家小巨人是如何炼成的
《“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奇迹:成都这家“小巨人”如何炼成?》
在龙潭工业园内,有一个名为卡诺普的机器人技术公司,近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不仅搬入了全新的基地,还成功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这个“小巨人”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一起探访这个神秘的工厂。
六月六日,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他们的重大时刻。历经十年的奋斗,他们终于有了第一个家。他们的新基地占地超过三万平米,不仅为西南地区首个超大规模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更是卡诺普创立以来的首个自有家园。这个家园将会迎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迈向国际前沿的智能制造模式——“机器人造机器人”。
入驻仪式后,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十年征程,我们终于有了第一个家。”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搬家喜事,更是卡诺普迈向新征程的起点。面对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卡诺普何以逆势飞扬?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机器人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在这个基地里,记者看到了卡诺普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坚定信心与决心。他们不仅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工艺,还拥有一批顶尖的研发团队。正是这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使得卡诺普能够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和成就。他们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还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卡诺普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背后是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但他们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创新和质量,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卡诺普成为了机器人领域的“小巨人”。他们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只有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进自主研发的核心基地,目光所及,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每两台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背后,就有一台成都制造的“大脑”。这里是卡诺普的生产车间,一排排机器人如同钢铁战士,整齐有序地并列着。其中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严格的测试阶段,它的机械臂灵活自如,上下翻飞,展现出了惊人的精准度和效率。一旦通过测试,它们将被推向市场,协助工人完成更多复杂繁琐的工作。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土地上,成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企业原先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其迅猛的发展需求,新的生产基地应运而生。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兴奋地表示,新基地的产能是之前的数倍。这片占地3.5万平方米的新基地,不仅大大提高了产能,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升级产品,以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为支撑。
未来,这里将实现机器人制造的全新突破。全面达产后,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3万台套,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我们将见证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成为现实。这里不仅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更是未来智能制造的摇篮。每一台机器人,都承载着成都制造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在龙潭工业园的卡诺普基地,一个关于机器人技术的创业故事正在上演。邓世海,一位深受人们敬佩的创业者,他与他的四位志同道合伙伴在2012年共同创立了卡诺普公司,立志成为“中国机器人先锋”。他们的起点是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相当于机器人的神经中枢。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机器人“大脑”的要求极高。当时的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产厂商渗透率不高,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卡诺普团队凭借其技术优势,坚定地走上了国产化替代的道路。
卡诺普公司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电路板设计到程序编写,他们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在2016年,公司又勇敢地挑战了国内少有公司涉猎的机器人驱控一体技术。通过创新地将驱动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并在两者内部进行高速数据通信,卡诺普成功突破了国外专利的封锁。到了2018年,他们销售出超过一万套机器人控制器,累计投放市场超过四万套,占据了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意味着在每两台国产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配置了卡诺普生产的“大脑”。
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公司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呢?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在创业的道路上,卡诺普公司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创新,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认可。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技术创新和国产化的传奇。前景璀璨:卡诺普工业机器人的崛起之路
凭借着在控制器领域的深耕细作,卡诺普工业机器人以其出色的性能引领着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本较之前下降近半,为更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提升生产效率的机会。这一行业前景的开阔,使得卡诺普在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的布局逐渐展开。
自2017年开始,卡诺普果断决策,将研发整机作为发展重心,逐步向全产业链企业转型。到了2019年,卡诺普正式销售工业机器人整机,首年便实现了产销量突破千台。仅仅一年后的2020年,公司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出货量实现了惊人的翻倍增长。
“目前,我们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邓世海指着正在测试的机械臂介绍道。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卡诺普工业机器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喷涂、焊接、搬运、码垛、抛光打磨等领域。特别是在焊接细分领域,卡诺普焊接机器人整机已成为国产自主化机器人市场的隐形冠军。在六轴工业机器人出货排名中,卡诺普更是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
作为国产自主化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佼佼者,卡诺普控制器在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卡诺普目前已经拥有200余项专利技术,并建立了四川省技术中心。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还远销德国、俄罗斯、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望未来,卡诺普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可观。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卓越表现,必将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能够取得今日的成绩,我们的秘诀在于数十年的专注与创新。”邓世海兴奋地谈到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他表示,公司的成功源于对研发的持续重视。目前,我们拥有一支超过百人的强大研发团队,涵盖软件、电子、电力、机械、传感及场景应用等各个领域。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极高,据悉,去年卡诺普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近13%,这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卡诺普的成功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创新力量,的支持与帮助也是其重要推动力。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的负责人李昭带来了喜讯——管委会为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出了融资补助政策。邓世海得知卡诺普预计将获得100万元的融资补贴后,激动地说:“这真是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扩大产能提供了强大的信心。”
面对今年上半年企业遇到的进口零部件困难、产品物流问题以及人员现场服务难题,邓世海表示,功能区的“一对一”服务专员积极介入,及时解决了企业的困扰。他感慨地说:“的帮助让我们新基地的入驻时间大大提前。”邓世海还表示,未来,卡诺普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坚定地向打造世界一流的机器人企业的目标迈进。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