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高质量发展进行时,元化智能手术机器人异军突起领风骚

新闻热点 2024-12-16 09:04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正在成为公众健康的新守护者,其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以及增强公众信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关注度不断提升,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愈发显现。

2023年8月16日至22日,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机器人盛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上,近10家医疗机器人企业在世界舞台上亮相,涵盖了腹腔镜、骨科、神经介入等手术领域。令人瞩目的是,大多数企业的机器人采用了国产核心零部件,部分已经实现自研自产,正在医疗领域打破进口垄断的局面。

其中,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无疑是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杰出代表。这款机器人由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骨圣元化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独立研发,是首个国产髋膝一体机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不久前,这款机器人在海拔近4000米的藏区完成了近20例机器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创造了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纪录。这一壮举充分展示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卓越实力。

锟铻这个名字源自《列子·汤问》中的名剑,寓意着强大的力量与威名。元化智能选择这个名字,寄望于医疗机器人在全球医疗领域崭露头角。事实上,手术机器人领域原先主要由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主导。随着元化智能自主研发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国产空白被填补,更在国产医疗服务的空白领域展现出异军突起之势。

骨圣元化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的攻关项目“智能全骨科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全国千余项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智能辅助治疗产品”重点攻关方向的全国十家揭榜单位。其膝关节置换手术辅助系统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并成为全球首款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特别审查程序并获准上市的开放式植入物数据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展出让普通人得以亲眼目睹这一国产手术机器人的非凡之处。这台设备由机械臂车、导航仪车、主控台车三部分组成,可以辅助完成髋关节和膝关节两个适应症手术,为我国骨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进程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

具体而言,主控台车是机器人的“大脑”,负责算法运行和数据处理;导航仪车是机器人的“眼睛”,负责跟踪定位和信息获取;机械臂车则是机器人的“手”,辅助系统并承载工具。在医师的操作下,这三者可以协同结合,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导航定位,辅助医生完成髋膝关节的置换。

在实际手术中,例如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辅助分两步进行。将患者的CT扫描数据录入电脑进行建模,然后在电脑上进行一次演练,进行精确的测量。在机器人的辅助下,手术步骤得以精准实施。这充分体现了高度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融合。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全新一代的医疗器械,充分发挥了机械臂操作灵活稳定、导航仪定位精准快速的优势。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克服手工误差,进行难度大、时间长的手术,提高手术精准度。对于医生而言,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非常友好,如同一个得力的助手,使手术操作更安全,假体安装更精确,同时在个性化假体使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其卓越实力已得到广泛认可。在最近的第九届亚洲人工关节学会学术年会上,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协助专家完成了多例高难度的手术,包括为一位83岁的患者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和为一位72岁的患者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这些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卓越性能和精准度。

专家们对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该机器人在导航软件的指引下,能够辅助医生完成精准的膝关节截骨、髋臼磨锉和假体置入等操作。在进行膝关节手术时,医生可以利用机器人进行间隙法辅助手术操作,实现手术的精准平衡和精确截骨,为患者带来平衡的屈伸间隙和稳定的膝关节。而对于髋关节手术,机器人则能在术前帮助医生进行更好的手术规划,并在术中模拟病人的伸蹲、屈髋动作,确保髋关节的稳定安装。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高海拔地区的手术中也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在海拔近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陆军第九五三医院的关节专家张瑗主任利用该机器人成功完成了膝关节置换手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他们指出,该机器人具有操作更灵活、精准度和稳定性更高等优势,有望掀起传统手术医疗的革命。机器人还可以缩短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使常规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化,复杂手术更加标准化,关键操作更加智能化。

在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注册上市过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唯一的评价标准。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与顶级医院顶级医师的手工组进行对比试验。术后影像学结果显示,该机器人在全膝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各项指标均稳定且优异,充分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过全国几十家临床中心的近千例手术验证,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专家指出,该机器人优于国际品牌,传统手术在精确度上无法与之匹敌。例如,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团队完成的一次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详细的数据记录证明了手术机器人的可靠性。

周宗科主任表示,通过一项研究对比传统TKA和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国产机器人进行RTKA能提高截骨、假体安放位置以及下肢力线恢复的精准度,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刘永光主任也强调了机器人手术的高精确度、个性化手术的优势以及快速康复的特点。米玛扎西主任则分享了他在陆军第九五三医院使用机器人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体验,强调了机器人手术在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明显优势。在医学领域,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无疑为病患带来了全新的希望。这种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不仅能制定更为可靠的手术计划,更能够大幅度减少对健康骨骼及组织的损伤。每一场手术,都像是细致的舞蹈,机器人作为舞者,精准而优雅,创伤小、出血少、过程安全,让术后恢复变得快速而轻松,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康复速度也显著提升。

某医院的术后病人调研揭示,对于那些需要双侧手术的患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机器人辅助手术。这一选择背后的信任,源于国产机器人的实际临床成效。元化智能的锟铻®机器人,已经在临床上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为治疗提供了全新的保障。

展望未来,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2022年我国至少有15款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预示着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即将迎来巨大的变革。骨科是手术机器人最早涉足的领域之一,也是当前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骨骼的刚性结构使得机器人能够精准定位和操作,而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对手术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权威数据机构Frost&Sullivan的报告显示,虽然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经突破100亿美元,但国内市场规模仅42亿元。随着政策的逐步放松和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到2026年,全球市场将达到325亿美元,而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元,2021-2026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4%。

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仅安装了189台腔镜和17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数量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之下,美国的同类手术数量则高达10万例,渗透率达到7.6%。预测显示,到2026年,中国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安装数量将超700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2亿美元。

元化智能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亮相,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关节置换手术研究方面进入了新的阶段。它将推动我国的骨外科治疗向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微创化时代迈进,为医生和患者带来全新的选择和希望。

(来源:新视线)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