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年会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未来稳步前行。为了全面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12月22-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年度盛会——“2023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年会暨六届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年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在“夯实数智化底座,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主题下,年会总结了智能制造及装备产业一年来的辉煌成就和所面临的共性挑战,深入分析了行业的国内外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会议还聚焦工业数字孪生、人形机器人、工业软件等前沿技术趋势与行业应用,以及工业智能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年会汇聚了行业老领导、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近300名全国代表。开幕式及主旨论坛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王继宏主持,气氛热烈。
李亚平会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协会积极响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并全力构建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格局。
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贾成炳在讲话中深入分享了他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所学所思。他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图2描绘的是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贾成炳在一场盛大年会开幕式上的精彩演讲。他深入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以及它与新型工业化的紧密关系。贾主席强调,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无论是数字经济还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并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贾成炳主席在演讲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他呼吁大家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将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全面融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
开幕式上,李亚平会长为首批获得“中国机电职业教育实训装备供应商资质等级评定”的肯拓(天津)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技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这一仪式标志着我国机电职业教育实训装备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标准。
随后,贾成炳主席与其他多位嘉宾共同为“第20届国际现代工厂/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FA/PA 2024)”举行了复展启动仪式。FA/PA展自1995年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9年的历程。作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专业展览,它不仅是华北工业自动化第一展,更是国际工厂自动化行业的重要风向标。这里汇聚了工厂自动化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成为行业内的首选发布平台。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场盛大的活动,展现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紧密关系,以及我国制造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通过描述贾成炳主席的演讲内容和展览会的盛况,展现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潜力。图3:FA/PA 2024复展启动仪式盛大开启
图4:中国机电教育实训装备供应商资质等级评定授牌仪式隆重举行
年会的主旨论坛上,按照“第一议题”的安排,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的副所长陆峰博士应邀发表了题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旨演讲。陆峰博士在演讲中详细解读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基本规律以及推动方式转变的要素,全面分析了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形势,并介绍了加快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在座的每一位参会者都深刻领会了新时代新征程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深远意义。陆峰博士的报告不仅富有理论深度,而且紧密结合实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图5:工信部的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备受瞩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受邀出席了一场盛大的年会,并发表了题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机械工业》的主旨演讲。罗俊杰副会长的演讲内容丰富,他首先赞扬了我国机械工业规模已居全球第一这一辉煌成就。接着,他深入分析了机械工业的当前运行情况和未来走势,强调了机械工业的稳定发展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作用。报告以详实的行业数据回顾了我国机械工业取得的历史成就,并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和建议。
图6:闪耀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
在国际舞台上,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德国汉堡大学多模态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伟教授也受邀参加了这场年会。他带来了题为《多模态AI提升机电系统智能》的主旨报告,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领域的见解和成果。张建伟院士聚焦于物联网时代的机器人具身智能、多模态人工智能加速以及融合多模态数据与模型驱动等议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在演讲的他对于AI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培育以及中德智能装备工程的协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建议。
两位行业领袖的演讲都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和讨论,他们的见解和建议无疑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参考。图7报道了张建伟教授这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风采。他是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并以其卓越的贡献享誉业界。而在另一场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夏志杰担任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主任,他在年会上发表了题为《数控机床关键技术与展望》的主旨报告。报告中,夏教授详细分析了机床产业链、发展历程及产业情况,同时分享了一系列关于工业智能网关、设备互联技术、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他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深入预判。
在图8中,我们再次聚焦夏志杰教授,这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的教授。在另一场活动中,夏教授对数控机床领域的研究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的报告聚焦于数字工程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进程,并与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陶飞教授一同出席年会。陶教授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和中机电协数字孪生分会首席科学家,分享了他的科研团队在数字孪生研究和应用上的进展。他还深入探讨了数字工程的理念内涵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强调了数字孪生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两位教授都强调数字工程在开发和利用“数力”和“智力”方面的作用,以提升解决问题的体系化能力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他们的报告为听众带来了宝贵的见解和启示。图9: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飞教授,参与了多个专题论坛活动。
在XX月XX日下午,多个专题论坛汇聚一堂,其中包括工业数字孪生应用论坛、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论坛、工业软件与机器视觉技术论坛以及工业智能与人才培养论坛。这些论坛吸引了众多嘉宾的参与,共计有来自协会各分会理事会员代表、行业企业和专家学者的三十余位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年会期间同样热闹非凡,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如期召开。由一百多名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第一届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协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也顺利换届,新的第二届委员会由四十八名院校和企业代表组成。绿色智能制造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也同期举行,选举产生了一届理事会,其中包括二十三名负责人。燕山大学的白振华教授被选为理事长,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的景群平教授级高工被任命为秘书长。理事会还通过了聘任决定,合肥工业大学的刘志峰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科技大学的华长春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六届七次理事会也顺利召开,讨论了多项重要议题,包括协会2023年的工作总结及2024年的工作计划等。还听取了关于第20届国际现代工厂/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的复展情况报告,并审议通过了有关制度修订议案和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表决通过了有关负责人的任免议案。
陶飞教授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佼佼者,他的见解和贡献在论坛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的参与不仅为论坛增添了权威声音,也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举办的年会,即CAC 2023,汇聚了国内外众多精英。这场盛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协会三十四年的深厚积淀与胸怀百年的历史梦想。它作为国家级的行业组织,充分利用其庞大的资源优势,以国际化的视角,邀请了众多机电工程、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工程师参与盛会。这些行业翘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孪生技术、人形机器人、工业软件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在数实融合、新质生产力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与战略机遇的讨论中,各位与会代表展现了深入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年会中,他们交流碰撞智慧火花,共享前沿技术成果与未来趋势。无疑,这场盛会不仅是一场集结政策、技术、学术和产业的超级盛宴,更是一次推动行业发展的盛会。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