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七天连轴干 手术机器人在这个科室火了

新闻热点 2024-12-11 10:11www.robotxin.com纳米机器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手术成为了医疗领域的热议话题。那么,机器人手术究竟有何魅力,为何如此备受瞩目呢?让我们来听听王林辉教授这位业内权威专家的声音。作为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教授是国内较早接触手术机器人的医生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机器人手术临床经验。

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东方国际肾癌高峰论坛”间隙,王教授透露,即便在周六、周日都在进行手术的情况下,仍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病人未能享受到机器人手术的机会。这足以说明机器人手术的需求非常之大。那么,为什么机器人手术如此受欢迎呢?王教授认为,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借其精准、微创的技术特点,为患者提供了比传统手术更加优秀的服务,堪称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新宠。这款由美国直觉外科公司研发生产的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是目前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之一。王教授提到,他们一周七天连轴转,连周末都需要加班加点进行手术,而口中的“手术机器人”就是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见其在医疗实践中的普及程度和重要性。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高度的精准度和微创性,使得手术风险大大降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它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加精细的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广泛运用于各类手术中,尤其是在泌尿外科领域,其优势更为明显。这使得许多患者都渴望能够通过机器人手术进行治疗。像王林辉教授这样的专家对于机器人手术的看法和态度至关重要。他们的经验和见解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指导,还能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一尖端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回顾历史,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首次于2008年踏入中国的大门。随后的岁月里,第三代达芬奇Si和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相继在2011年8月和2018年12月获得了在中国的注册许可。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尽管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的装机量已经达到约260台,但其中以第三代达芬奇Si系统为主,整体数量仍远远不及美国,不足其十分之一。尽管如此,这一先进的医疗设备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从适应症的角度来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和妇科等多个领域。在这些外科领域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能够进行微创治疗,大大提升了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速度。其中,泌尿外科是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最多的科室。直观复星高级临床应用总监徐彬在相关论坛上透露,泌尿外科手术的占比已经超过了46%。

值得一提的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在2011年引进了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仅仅泌尿外科一个科室的累计手术量就已超过了5000例,占全院机器人手术量的90%以上。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达芬奇机器人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精准的手术操作,赢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信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在医疗行业,技术的革新不断引领着新的突破。在这其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成为领先的科技力量,正在逐渐改变泌尿外科的治疗格局。王林辉教授透露,他们医院共有两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其中一台专门服务于泌尿外科,另一台则供全院所有科室共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共享的那台机器人却被泌尿外科用得最为频繁,几乎占据了一半的使用率。

机器人的崛起并非偶然。在王教授看来,机器人手术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它们拥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机器人不仅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手术效果。想象一下,一个灵活的“内腕”能够消除医生的颤抖,突破人手操作的局限;高清的视野,可以将术野图像放大10-15倍以上,即使是细小的血管也能清晰可见;最先进的主-仆式远距离操作模式,可以遥控操作,避免术者与传染病患者的直接接触。这些优势,无疑使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泌尿外科的微创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需要进行精细的操作。而机器人手术的灵活性、高清视野以及远程操作等特点,使其成为复杂手术的理想选择。王教授明确表示:“复杂的、需要进行功能重建的手术我们都用机器人来做。”

今年4月,上海成为国内首个将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的城市,进一步推动了机器人手术的发展。这一政策涵盖了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直肠癌根治术四个适应症,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正是泌尿外科的主要手术类型。这无疑为泌尿外科的机器人手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是科技与医疗完美结合的代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机器人手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王林辉教授透露,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纳入医保前的费用约为每台手术3万元,但纳入医保后,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达80%的报销比例。尽管价格有所降低,但患者选择机器人手术的最主要原因并非价格因素。对于罹患重疾的患者来说,疗效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仍是国内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泌尿外科的手术机器人。国产企业正在积极追赶这一先进技术。

今年10月底,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妙手-S),并获得了上市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威高妙手-S主要适用于普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手术、食道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肝囊肿开窗术、阑尾切除术和袖状胃切除术等。这一技术的出现,无疑为国内的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期望。在国产手术机器人领域中,微创机器人-B(02255.HK)正在引领潮流。该公司研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已经向泌尿外科领域递交了上市注册申请,并有望在明年获得批准。这款机器人的表现备受期待,因为它不仅仅具备执行复杂手术的能力,如前列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还展现出执行单孔手术的潜力。

单孔手术是未来衡量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传统的多孔手术相比,单孔手术只需一个1-2cm的小切口,就能实现全部手术器械的介入,这一特点使其更符合微创手术的核心理念。单孔手术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美观等其他优点,因此被广大医生和患者看好。

外科微创手术主要分为单孔和多孔两种术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开始具备执行单孔手术的能力。未来,能够执行单孔手术的机器人将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微创机器人-B的图迈机器人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令人瞩目,有望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多孔与单孔之分

在医疗科技的进步中,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逐渐成为了协助医生执行手术的重要工具。它们之间,有如常规的多孔机器人与创新的单孔机器人之分。多孔机器人,如同我们常见的传统手术方式,通过多个操作孔进行手术。而单孔机器人则突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只需通过一个操作孔便能完成复杂的手术。

在手术机器人的历史中,不乏令人瞩目的里程碑事件。例如,2008年,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Jihad Kaouk教授团队用达芬奇多孔机器人设备,完成了全球首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手术。仅仅几年后的2017年,王林辉教授团队又完成了亚洲首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这些成就标志着单孔机器人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巨大潜力。

早期的单孔机器人手术并非完全独立于传统系统。它们大多是在达芬奇SI系统或达芬奇XI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单孔穿刺器进行改造而来的。真正的革新出现在达芬奇SP系统(da Vinci SP)的出现。作为全球首款且目前唯一一款获批上市的纯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该系统在泌尿外科和特定的耳鼻喉手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妇科和胸外的适应症也正在临床试验阶段。这无疑为单孔机器人在手术领域的应用开启了新的篇章。

尽管达芬奇SP系统的表现令人瞩目,但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不过好消息是,国产腔镜机器人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如微创机器人-B和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密集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的研发与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国产单孔腔镜机器人问世,并在外科手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科技医疗的浪潮中,国产手术机器人不断取得突破,展现出了与进口品牌一争高下的实力。以张大宏教授操作的微创图迈多臂腔镜机器人为例,它在2020年12月30日成功完成了国内首台机器人单孔肾部分切除术,标志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在复杂手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近日,微创图迈单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又完成了国内首台单孔腔镜机器人胆囊切除术的人体试验。而在泌尿外科领域,王林辉教授利用北京术锐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了多项高难度的单孔手术,其中包括国内首台纯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国内首台纯单孔机器人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王林辉教授不仅是这些手术的执行者,还是主导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那么,相较于进口品牌,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的优势何在?

国产手术机器人在技术性能上不断取得突破。它们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高灵活性等特点,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手术操作。国产手术机器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手术环境和需求。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的医疗机构能够引进和使用,从而提高了手术的普及率。

除了技术性能外,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还得益于国内优秀的医疗团队和科研力量。王林辉教授等医疗专家不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还积极参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不断进步。

国产手术机器人还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与进口品牌一较高下,成为中国医疗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具备诸多优势,包括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适应性、低成本等。国内优秀的医疗团队和科研力量也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在国内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王林辉教授对于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持有肯定的态度。他认为,尽管当前单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其依然能够满足部分患者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的单孔腹腔镜手术将会开辟全新的医疗领域。

教授还分享了他们使用国产术锐手术机器人的实践经验。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完成了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内的五种泌尿外科手术。从实际操作来看,单孔机器人手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实现多孔手术的效果,而且国产术锐机器人在性能上完全有与进口产品一较高下的实力。

王林辉教授对国产术锐机器人评价颇高,他表示如果打分的话会给80分,并且坚信未来的手术机器人这类高端医疗设备将不再只是欧美专利的天下。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将让更多患者受益,为国内医疗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