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美金砸向机器人市场,梦想究竟在哪里?
前言
从腾讯的投资策略来看,其正在从“择优而投”向带着IP属性的机器人产品落地转变。通过与机器人企业在资本、技术和产品上的深度交融,腾讯正不断尝试将其强大的AI能力在硬件领域发挥到极致,探寻下一个全新的人机交互入口。机器人领域作为其中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寻找自身的梦想和发力点。阿里在半导体行业频频出手,无论是收购中天微还是投资多家芯片公司,都在向行业展示其在造“芯”上的雄心壮志。而百度则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推出了自动驾驶软件平台“Apollo”并在年初的春晚上惊艳展示。
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高调布局,腾讯的投资路径虽显低调但并非平庸。通过深度梳理腾讯近年来在机器人行业的投资情况,并与产业链内的从业者、投资人进行深度对话,我们发现腾讯正在围绕机器人展开全面布局。从单纯的投资到深度参与产品研发,再到推动机器人展的举办,腾讯正在通过一系列动作来展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野心和决心。
腾讯正在通过与机器人企业的紧密合作,将自身的AI技术在硬件领域发挥到极致。通过多重碰撞,不断探索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并推出带有IP属性的机器人产品。在这一过程中,腾讯不仅展现了其在AI领域的实力,也表明了其对于未来人机交互方式的深度思考和前瞻布局。机器人领域作为一个人机交互的重要入口,将成为腾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近年来,腾讯对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热情高涨,频频加码。在短短两年内,腾讯砸下上亿美元,全球了七家场景各异的机器人公司,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其实,腾讯与机器人的缘分可以追溯到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
腾讯的投资行动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就在不久前,一则关于优必选科技的融资新闻在AI圈内引起震动。优必选科技在这轮C轮融资中获得了高达8.2亿的单轮融资金额,估值达到了惊人的50亿美元。而腾讯正是这次融资的领投者,据说腾讯在此次投资中投入了高达1.2亿美元。
这并不是腾讯第一次投资机器人公司。早在2017年8月,腾讯就曾给位于深圳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乐聚机器人提供A轮融资,金额高达五千万元。腾讯对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投资,表明了其对机器人技术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些投资不仅有助于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将为腾讯自身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科技巨头腾讯的助推下,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正在加速。以下是腾讯在近几年中对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动态。
在遥远的加拿大,腾讯于2017年10月26日对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投资了2800万美元。短短一周内,腾讯又将目光转向了美国加州的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参与了其C轮融资,具体金额尚未公开。显然,腾讯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步伐并未停歇。
紧接着,到了2017年11月,腾讯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月初,它参与了格斗竞技机器人创企深圳工匠社科技的融资。两周后,腾讯更是领投了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的A轮融资,显示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决心。
进入2018年,腾讯的投资步伐并未放缓。在短短的四月份内,它参与了美国送餐机器人Marble的A轮融资。而在五月份,腾讯再次领投震惊AI圈的优必选C轮融资。这一系列的投资行为表明,腾讯正密切关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愿意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机器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腾讯的投资行为无疑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并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腾讯投资机器人行业的深度洞察
从机器人行业的视角,我们剖析了腾讯投资机器人的内在逻辑,发现腾讯的投资策略相当多元化且深入。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不仅覆盖了广泛的品类、地域,还涉及不同的轮次,但更为关键的是,腾讯更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及其背景、合作机会和市场潜力。
一、品类丰富,聚焦热门领域
从过去两年腾讯七次投资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记录来看,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触角相当广泛。除了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腾讯的投资还涵盖了To B和To C的服务机器人企业。这其中,既包括人形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和乐聚,又涵盖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以及商用服务类机器人企业。这些公司所涉及的领域,恰恰是机器人应用方面的热门焦点。
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商用服务类机器人是近年来涌入的重点。国内如新松这样的工业龙头企业已经推出了服务机器人“松果三剑客”。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科沃斯也推出了“旺宝”机器人,而众多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腾讯对于这些热门、有潜力的领域和企业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投入资金,更希望深度参与,助力这些企业的成长。
二、重视企业潜力,腾讯的独特视角
腾讯的投资逻辑并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收益,而是更看重企业的长期潜力。这从其投资的策略和选择中可见一斑。腾讯不仅关注机器人的技术和产品,更关注公司的整体运营、团队能力、市场前景等。这种深入的投资逻辑使得腾讯能够在机器人领域找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同时也为这些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资源。
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体现了其深入理解和把握行业动态的能力。从广泛的品类覆盖,到对热门领域的深度参与,再到对企业潜力的深度挖掘,都显示了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和布局有着清晰的战略和远见。云迹科技推出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云帆,展现了科技的魅力。与此娱乐和教育机器人已成为机器人行业的热门品类。今年3月底,爱奇艺推出的机器人格斗综艺《机器人争霸》中的GEIO系列机器人,由深圳工匠社科技研发生产。这家公司也获得了腾讯的A轮融资,足以证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全球视野下,中美无疑是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腾讯以28起海外投资事件成为中国最活跃的CVC,投资数量远超第二名阿里。在腾讯投资的七家机器人创业公司中,北美企业占据三席,包括智能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教育机器人公司Wonder Workshop以及送餐机器人创业公司Marble。
除了直接投资机器人企业,腾讯还积极投资海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展现出其长远的战略布局。张海春表示,腾讯注重的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打通,而非短期内的技术变现。即便某些项目需要5-8年的时间才能落地应用,腾讯也愿意耐心布局。在腾讯看来,通过投资的形式在技术、产品、用户入口进行尝试,有望率先打通新交互入口的产业链。即便不是行业的领头羊,也不会被时代的浪潮落下。
无论是商用服务机器人还是娱乐教育机器人,都展现出了机器人行业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而像腾讯这样的巨头,正通过其战略布局和投资眼光,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腾讯在海外投资的机器人企业中,有一家名为Wonder Workshop的教育机器人企业备受关注。这家位于加州湾区的创企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STEM编程机器人产品。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三款备受瞩目的产品:Dash、Dot编程机器人,以及专为“11岁以上”儿童设计的编程机器人Cue。
与此腾讯参投的美国送餐机器人公司Marble也备受期待。这家公司于2015年成立,去年4月与美国知名点评网站Yelp合作推出了自动送餐机器人。不久之后,Marble宣布与外卖巨头DoorDash达成合作,并计划今年内推出第二代机器人。Marble的野心不止于送餐领域,他们致力于将配送业务扩大到药品及更广泛的零售领域,并已经在旧金山的餐馆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试验。
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并非盲目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策略。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机器人的潜力,更看重的是团队背景和技术实力。在投资的企业中,腾讯更偏爱选择那些已经生产出实际产品并开始应用落地的企业。他们的投资主要发生在A轮或A轮之后,展现出其稳健的投资风格。他们对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领域,值得他们长期关注和投入。腾讯的投资不仅是对这些企业的支持,更是对整个机器人行业的推动和引领。腾讯的投资逻辑在海外投资中也展现无遗。比如,在对加拿大教育机器人公司Kindred Systems的投资中,腾讯毫不吝啬地投入了2800万美元。这家公司由加拿大发明家和理论物理学家Geordie Rose和Suzanne Gildert两位博士创立,致力于生产智能机器人。Kindred Systems正在研发名为C-3PO型的机器人,期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赋予机器人思考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使其在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完成分类和打包工作。其首款产品已在零售商进行试点,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Gap公司便是其合作伙伴之一。
腾讯的投资并非单纯的资本注入,而是砸钱之后的深度合作。在投资机器人企业后,腾讯并非一走了之,而是与其进行技术合作。这种合作在腾讯投资国内机器人企业时尤为明显,尤其偏爱与自己同在深圳的企业。从腾讯投资的四家国内机器人企业中,有三家位于深圳就可以看出这一倾向。
而在深圳的机器人企业中,优必选与腾讯的合作可谓是时间最长、合作最为深入。在优必选最近的C轮融资中,腾讯作为领投方投入巨额资金。据传闻,这次投资金额高达1.2亿美元。优必选CEO周剑也表示,腾讯这次的投资是战略性的。这不仅展现了腾讯对优必选的高度信任与支持,也预示着双方将在未来有更深入的技术与商业合作。在此前,腾讯与优必选在产品层面已经紧密合作。早在2017年的“云+未来”峰会上,优必选联合腾讯发布了一款智能家庭人形机器人Qrobot Alpha。这款机器人融入了腾讯的云端AI助手云小微,使其能够接入QQ关系链及QQ音乐、企鹅FM等内容服务。媒体甚至形象地称这款机器人为“机器的身体,‘企鹅’的心”。
今年2月,腾讯的终端AI助手腾讯叮当与优必选联手推出了智能教育机器人Alpha Ebot。Alpha Ebot外观与Alpha 1s相似,配备了优必选自主研发的16个伺服舵机,数据库则由腾讯叮当提供。这款机器人不仅能陪伴儿童聊天、唱歌、跳舞,还能提供天气、汇率等信息查询。最近,智东家获悉,腾讯与优必选正在共同研发新的产品,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新产品将基于腾讯叮当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继续深耕家庭陪伴、娱乐教育等领域。
工匠社格斗机器人GEIO的诞生
同样是2017年投资,同在深圳的工匠社科技,与腾讯携手合作。工匠社科技的CEO招俊健向智东西透露,他们与腾讯在IP衍生品领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利用腾讯的IP衍生优势,共同打造世界观和动漫产物,而GEIO系列就是双方合作的结晶。
腾讯机器人战略的早期探索与现今的尝试
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合作日益紧密,其实早在第三波AI浪潮尚未兴起的2010年,腾讯就已经开始了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尽管早期的探索声音逐渐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但腾讯从未停止在机器人领域的步伐。除了给机器人企业投资外,腾讯还进行了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尝试。他们曾与优必选、乐聚等机器人企业合作,还与Qrobot机器人平台、华硕、Sphero等多家企业有过紧密的合作。这些合作在资本、技术和产品等多个层面产生了丰富的碰撞和火花。如今的腾讯,不仅在投资上加大力度,更在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上展现出积极的姿态。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产品,力图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通过与各大机器人企业的合作,腾讯正逐步展现出其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导地位和广阔视野。早在2010年,腾讯便携手中科院先进院推出了名为“小Q机器人”的机器人产品。当时,AI技术尚未崭露头角,小Q机器人主要以生活资讯、自定义对话、文本朗读和搜索等功能为主。其外观独特,以QQ企鹅的形象呈现,可以说是腾讯机器人梦想的萌芽之作。
到了2015年,腾讯联手美国智能玩具研发巨头Sphero,共同推出了微宝智能球型机器人,这款产品主打智能娱乐。通过蓝牙连接,用户可利用配套的移动APP《微宝大冒险》对智能球型机器人进行操作、游戏和互动。值得一提的是,Sphero还是迪士尼正版授权星球大战原型机器人BB-8的生产商。
2017年,腾讯再次引发关注,发布了第二代小Q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在外观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类似于一个水管配上一个显示屏。它内置腾讯云小微AI语音平台,不仅支持语音和触碰双重操控,还具备视频聊天、天天P图和人脸识别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深度整合了腾讯的内容生态,接入了QQ音乐、企鹅FM等腾讯资源,用户可以轻松点播电子书、相声、曲艺、英语、动画片等高清音视频内容。这款产品展现了腾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实力,也预示着更多可能的未来。在2017年,腾讯与华硕联手推出了备受瞩目的Zenbo Qrobot小布机器人。早在2016年的台北电脑展上,华硕就已经展示了这款机器人的雏形,当时它使用的是Google的语音交互平台。而当华硕在2017年发布了小布机器人的国内版本时,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其语音交互平台被替换为腾讯的云小微技术。
随着主打教育和儿童市场的机器人产品的兴起,行业巨头如BAT都在积极寻找AI技术的落地场景。在机器人市场,特别是在儿童教育方面,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腾讯通过投资机器人企业并进行产品合作,巧妙地将微信、QQ等应用场景与AI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实现AI技术的落地。
除了关注AI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腾讯还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今年3月,腾讯成立了名为Robotics X的机器人实验室。据腾讯副总裁姚星介绍,该实验室与AI Lab同属于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足以看出腾讯对机器人研究和AI技术的重视程度。
腾讯的投资策略在机器人市场也颇具影响力。虽然投资的机器人公司数量不是特别多,但腾讯的投资更像是“雨露均沾”,覆盖了大部分机器人的细分市场。在北美地区的投资动作也十分活跃。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机器人公司如优必选和乐聚已经赢得了用户的欢迎,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而另一些公司则因应用场景丰富而具备成为“独角兽”的潜力。看来,腾讯有意在机器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甚至称霸。在机器人行业这片热土上,腾讯凭借其独到的眼光和策略,积极寻找市场潜力巨大的品类中的优秀创企,并毫不犹豫地投入上亿元美金进行投资。不仅如此,腾讯还建立了机器人实验室,将其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明显体现了其对机器人技术的重视和布局。在这背后,腾讯怀揣着一个宏大的机器人梦想。
随着机器人市场的持续繁荣和腾讯自身的明确发展方向,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愈发清晰。腾讯不仅在技术和背景实力上大力支持,更是在研发和创新上不断追求突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腾讯将在机器人市场大放异彩,不仅展现出其强大的技术实力,更将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无论是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开拓上,腾讯都将持续展现出其不凡的实力和独特的魅力。
扫地机器人排行榜
- 从重达百斤价值百万,到能负载2吨,外骨骼机器
-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 超拟人数字人重磅发布,讯飞智作引流数字人新
- 低空经济破局进行时:无人机末端配送常态化,
- MDN Web 文档项目引入生成式 AI 后遭到开发者广泛
- 产教融合 校企联动 GCVC大会技术与教育论坛成功
-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
- 三菱电机:匠心独具 打造功率半导体行业“样本
- 玩机器人玩出“十一连冠” 碧波实小国际大赛再
- 一体化、智能化、自动化——引领模具智造 DM
- 英特尔携美国红十字会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防灾
- 抓住人工智能“牛鼻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中国探月工程正打造月球版北斗系统,深空互联
- 减轻员工工作量 新加坡图书馆试用机器人管理员
- 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的中国策略加快追赶步伐
- OpenAI 不惜重金挖角谷歌,年薪可达 1000 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