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问题的真实写照:如何提升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效能
干部作风问题的症结在于一些干部在服务群众、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对群众态度冷漠、推诿扯皮、缺乏担当精神。为了改善这一现象,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改进:
一、强化铁的纪律约束
我们必须首先规范干部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考勤、着装等基础性纪律要求,常态化督查整治“懒散”现象。建立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监督机制,细化社交圈、生活圈等监督指标,定期开展警示教育,从源头上筑牢廉政防线。
二、深化素质能力提升
为了提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通过“大讲堂”“读书班”等理论教育,配合业务知识专题培训,强化政策解读和实务操作能力。我们还将选派干部到一线岗位锻炼,建立“一人一师”帮带制度,通过实战检验其能力。
三、优化服务供给机制
我们将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整合重复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我们还将建设云端政务平台,实现高频事项线上办理,线下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彻底杜绝推诿扯皮现象,让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四、完善激励约束体系
我们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组织企业和群众对干部进行评价,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我们还将定期评选模范标杆,通过事迹宣讲形成示范效应,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减轻基层负担赋能
我们将精简会议和文件,建立“一会一审批”机制,减少基层的应付性工作。我们将优化资源配置,清理非必要挂牌标识,整合督查考核事项,让干部能够更专注于主责主业。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推动干部队伍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服务”、从“程序合规”到“效能优先”的深层次转变,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为民解忧,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