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智林的理想:从0到1,建筑机器人推动古老行业巨变

生活知识 2024-12-14 12:07www.robotxin.com生活百科

如今的轻松:凤桐花园的革新之旅

在佛山市顺德区的凤桐花园,一名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谈及他的感受:“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工作确实轻松了许多。”凤桐花园,这一碧桂园旗下的住宅楼盘,占地面积近13.76万平方米,自去年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目光。特别是博智林的地面整平机器人在8号楼首次完成地下室施工,标志着凤桐花园成为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的项目。

凤桐花园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住宅楼盘,它更是一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变革的见证者。建筑行业,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盖楼始终是一门需要精湛手艺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重复的劳动,而且劳动强度大、风险高。如今,这个行业正面临着用工荒和老龄化的双重困境。

智能化改造在这个古老的行业中刚刚起步,它代表着一种降低人工作业压力、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创造安全施工环境的尝试。博智林产品副总监常先伟这样描述:“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希望能够亲身经历并见证这一变革的过程。”智能建造赛道上的玩家们,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对未来建筑行业的无限想象。

在这片空白的过去与未知的未来之间,博智林及其建筑机器人正在开辟新的道路。凤桐花园不仅是其商业应用的首个项目,更是智能化建筑的一个缩影,展示了建筑行业未来的可能性和潜力。博智林机器人与智能产品研究院的产品副总监常先伟,作为公司初创阶段的亲历者,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深深的感触。他向时代财经分享了他的观点,指出这几年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也见证了博智林在智能建造领域从起步到成长的整个过程。

回溯到2018年7月,碧桂园毅然决然地切入建筑机器人赛道,并全资创立了博智林。经过短短三年的时间,博智林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经有18款建筑机器人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这些机器人已经覆盖了18个省份,接近120个项目。

常先伟提到,看到这些成果,他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使得这个行业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不仅是博智林的愿景,也是每一位从业者共同的理想。”他的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行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博智林和它的团队们,正在通过他们的技术和努力,为这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常先伟踏入博智林的大门时,这家致力于推动碧桂园多元化与传统行业转型的机器人公司尚在初创期,其机器人项目刚刚迈出立项前的调研阶段。如今,时光荏苒,博智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位于凤桐花园的机器人中转站,宛如一个繁忙的枢纽,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它们以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了施工现场的新宠。

作为博智林的首个试点项目,凤桐花园的机器人中转站见证了公司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这三年里,已有18款机器人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在中转站内进进出出。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平板电脑发出简单的调度指令,机器人就能自主出发,搭乘智能施工升降机到达指定地点进行作业,或是回到中转站进行维护和充电。这一创新的施工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常先伟的带领下,时代财经记者来到了凤桐花园正在建设的7号楼12层。在这个施工现场,四款机器人正在同时作业:精准测量的测量机器人、高效打磨的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细致入微的混凝土内墙打磨机器人以及勤奋工作的楼层清洁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协同作业不仅让施工变得更加高效,也让人感叹科技的魅力。它们如同施工现场的得力助手,为博智林的转型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已经步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现代装修施工中的得力助手。这款机器人,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大师,为装修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一个房间,测量机器人率先启动。它运用先进的Al测量算法处理技术,模拟人工测量规则。仿佛手持虚拟的靠尺和角尺,它精确地完成了房间数据的实测实量。拼缝、龙骨及爆点等区域的数据被它一一捕捉,并准确无误地上传云端。

基于测量机器人提供的数据,混凝土天花打磨机器人和内墙打磨机器人开始大展身手。它们智能规划路径,进行全自动打磨和修复,为后续的装修施工提供一个完美的基面。想象一下,这曾经需要人工花费数小时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机器人短短的时间便能高效完成。

以测量机器人为例,它在2至3分钟内便能完成单个房间的实测作业。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测量,其效率提升了2到3倍。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还能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化生成报表。这意味着,我们得到的不再是人眼的主观判断,而是技术的精确测量。至于打磨机器人,它在打磨80平方米的作业面上表现出色,仅需1个小时。同样的面积,人工操作则需要2至3个小时。

博智林公司推出的这一系列建筑机器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商业应用成果。截至2021年9月中旬,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覆盖18个省份的近12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过4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过四百万平米。这些机器人在工地上默默耕耘,推动着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博智林:建筑行业的革新先锋

我们见证了机器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惊人进步。从简单的功能样机到工程样机,再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如今,大部分机器人已经能满足高达90%的施工面积覆盖率。这是常先伟所描述的生动画面,但他也强调,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博智林的愿景是引领建筑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产业现代化转变。作为智能建造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他们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今年2月,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中,确定了全国7个项目进行智能建造试点,其中凤桐花园便是其中之一。

博智林为凤桐花园的建造过程引入了大量的建筑机器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该项目凭借“测量机器人和智能测量工具”以及“施工机器人和智能工程机械设备”的两项创新做法,成功入选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博智林的成长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开展新业务的挑战,更是推动建筑行业技术革新的重任。他们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他们的目标是将每一个建造过程进行细致的工艺拆解,然后研发出与每个过程相对应的机器人。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博智林成为了建筑行业的技术领军者。博智林的测量机器人标志着技术与产品的成熟,并且拥有面向整个建筑行业普及推广的巨大潜力。常先伟向时代财经透露,目前博智林正在研发46款建筑机器人,其中绝大多数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这些机器人已经形成了包括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在内的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

博智林的进步速度正在加快。随着技术的积累,新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算法的快速修改,迅速适应不同的作业路径。这是因为许多技术其实是相通的,例如路径规划技术。常先伟表示,博智林已经在建筑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并且未来的研发周期将会继续缩短。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创新,也意味着建筑行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博智林的不断发展,其建筑机器人将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机器人将在各种建筑场景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帮助建筑行业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施工方式。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技术将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为未来的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虽然博智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常先伟和他的团队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每周至少两次,甚至三次踏入工地,特别是在工程样机试用阶段,更是将超过三成的时间用于在工地上反复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对于机器人项目的研发和产品交付后的阶段,这个团队的坚持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他们认为,与施工人员的面对面交流是获取产品真实使用情况的关键。他们需要了解产品的稳定性和相关数据,寻找使用中的不便和潜在故障点,而这些信息只能从实际使用人员那里获得。

在交流过程中,团队会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虽然技术并非万能,不能满足所有期望,但他们会努力改进,因为这至关重要。常先伟向时代财经坦言,自己对建筑行业改变的使命感是在加入博智林后逐渐形成的。他选择这个行业,亲身体验其变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行业的变革。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理想,也是博智林和众多从业者的共同追求。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使命感驱使他们不断前行,为建筑行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