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站负责人成米仓蛀虫

人工智能 2025-04-15 14:22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一、案件概述及主要事实

在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粮食购销公司,一起涉及粮食购销领域的腐败案件浮出水面。该案主角为该公司原副经理兼城区粮站负责人泽拥,这位1979年出生的女性,利用职务之便,在2014年至2021年期间,为粮商提供非法利益,收受贿赂高达74.25万元。

泽拥的腐败行为具体表现为:

在采购环节,她以“提成”形式收受贿赂。面粉供应商李某某、周某某以每件1.5元至5元不等的“好处费”向她行贿,累计金额超过3万元。

泽拥还涉及虚抬粮价套利。她与大米供应商黄某勾结,通过虚增采购单价(每吨涨价280元),并从中返利340元/吨,单次获利就高达10.2万元。

泽拥甚至纵容劣质粮食入库。当黄某以次充好(如掺杂陈米、生虫米)时,她不仅默许这一行为,还额外收取每吨180元的“封口费”,累计获利达15.6万元。

二、案件处理结果

2022年3月,泽拥的违法行为被揭露后,她接受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同年5月,她被开除党籍并解除劳动合同。7月,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22万元。

三、危害分析

泽拥的腐败行为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生虫大米入库可能导致虫害扩散,对粮库的整体储存安全构成威胁。以次充好、虚抬粮价等行为直接侵蚀国家粮食储备资金,损害公共利益。这一事件暴露出粮食购销系统在采购、质检等环节的监管失范问题,暴露了基层治理的漏洞。

四、案件背景与整治行动

泽拥案是近年来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专项整治的典型案例之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地方纪委监委已针对粮食收购、储存、轮换等环节开展督查,重点查处“靠粮吃粮”“粮仓蛀虫”等职务犯罪。这一案件的警示意义在于,需完善基层粮站权力监督机制,防范“小官巨贪”。此类整治行动旨在强化粮食安全底线,遏制基层粮站“微腐败”对国家战略资源的侵蚀。

上一篇:31岁莫拉塔宣布离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