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龙被质疑中外用料不同
质疑核心
有消费者发现,国内版梦龙冰淇淋的主要成分列表首位为饮用水,辅以植物油和少量乳粉(仅占3.7%),而欧美版本则是以牛奶或浓缩脱脂乳为主,乳制品含量更高。这种差异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国内版的梦龙冰淇淋属于“组合型植脂冰淇淋”,而欧洲的产品因以乳脂为主,品质要求更高,分类也有所不同。
官方回应
联合利华针对此事做出回应,解释称中国使用的是复原乳(奶粉加水溶解),而欧洲则使用浓缩脱脂乳。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法规对配料标注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表述不同。由于运输成本较高和供应链限制,未在中国使用浓缩奶。中国产品必须遵循本土的生产标准。
配料表对比
以下是国内外梦龙冰淇淋的配料对比表:
| 地区 | 主要原料 | 乳脂含量 |
| | | |
| 中国 | 饮用水、植物油、乳粉(3.7%) | 植脂型,乳脂含量低于2.2% |
| 欧美 | 牛奶/浓缩脱脂乳、可可脂 | 全乳脂或半乳脂型 |
消费者反应
舆论普遍认为高价冰淇淋的产品质量与价格不匹配,部分消费者因“双标”问题发起抵制。此前,梦龙在2024年因产品中的金属碎片问题再次受到关注,但并未直接回应之前的“双标”争议。
标准差异争议
中国的GB/T31114-2014标准允许冰淇淋使用植脂原料,而欧美对乳脂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企业声称使用植物油是出于环保考虑,但消费者质疑其真实动机是否为降低成本。梦龙事件揭示了跨国品牌在本土化生产策略与全球品质一致性之间的矛盾。官方的回应并未完全消除消费者对“区别对待”的质疑,同时也突显了国内外食品标准差异对公众认知的深远影响。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不仅关乎产品的品质与配料,更是触及了跨国企业在不同市场间的策略选择及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