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护 森林义警联动广东森林公安护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人工智能 2025-02-25 10:0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引领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样板

随着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2023年广东省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其中“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广东,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人推开窗户就能享受“生态福利”。

广东,吹响了“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角。这里,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生态变革。近年来,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以维护“发案少、秩序好、林区稳定、群众满意”的总目标为己任。

他们深入了解林区治安动态,研判林区防控形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创新的工作机制——“四个一”工作机制。其中包括:一套机制、一个模式、一间警务室、一支森林义警队伍。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机制,他们还制定了“七个一”勤务机制,确保一线民警做好本职工作,将全省公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延伸到林区一线。

这些机制的实施,使广东森林公安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化解林区矛盾纠纷等工作。例如,直属东江派出所与林场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辖区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直属雷州林区分局加强普法力度,有效保护林地资源;直属沙头角派出所则运用智慧新警务科技手段,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管控到位。

广东森林公安还采用了创新无人机巡护模式。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平台,有效解决了传统警务工作中的诸多难点,满足了多元化警务实战需求。这一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林区巡防的效率和精准率。

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七个一”勤务机制是一部指导基层工作的“工作法”,自运行以来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和“三个提升”,有力保障了林区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而无人机的使用则是对传统警务工作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为森林公安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广东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美丽中国的样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生态福利,感受到绿水青山的价值。塑造蓝白新防线,筑牢西江林区安全屏障

随着2022年10月28日的到来,西江分局林区的四个崭新警务室——三坑警务室、大河警务室、勤坑警务室以及韭菜坑警务室,以蓝白外观标识亮相,警务装备齐全,正式挂牌上线。这一举措,为曾经基础薄弱的偏远林区带来了象征平安的红蓝,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去年10月,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针对直属西江分局、龙眼洞派出所、天井山派出所辖区重点部位,共同试点建立了10个林区警务室。这是森林公安转隶以来,立足直属单位“边、散、远、小”的特点,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而推行的一项创新警务管理模式。

厅森林公安局为每个警务室提供了统一的和安全防护装备,并配备了一名责任民警和由林业主管单位安排的护林员。责任民警与护林员共同巡护,接受群众报警求助,进行法制宣传,利用无人机巡护,以及发现案件线索、事件苗头、安全隐患等。警务室的设立,有效提高了社会面的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成为了防范违法犯罪的“桥头堡”,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地”,收集民意的“情报站”,开展群众工作的“服务点”。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林区治安联防工作,广东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党委在警务室辖区组建了一支以林业单位职工、护林员为班底的“森林义警”队伍。这支队伍统一配备标识马甲、义和肩灯,与森林公安联合联动,互相支持协同。结合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及林区治安状况,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联合巡防,建立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林区巡逻防控网络和应急响应机制。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林区警力不足的问题,为平安林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张来仔是广东省龙眼洞林场草塘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多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这片山林。如今,他有了新的身份——“森林义警”。他说,当上义警,就要有义警的样子,腰杆要挺得笔直。他的新身份和新的装备,使得他在执行护林任务时更具震慑力。

龙眼洞林场草塘管护站负责看护凤凰山片区的大片林场,过去一些违规行为如驴友携带火种上山时有发生。但现在,森林公安与“森林义警”的联合联动,增强了震慑力,进一步织密了林区防护网。这一新的合作模式,推动了林区治安联防工作的进行,为西江林区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