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主导的芯片架构正在终结ARM的垄断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的芯片行业正在全力投入研发RISC-V架构,这一转变源于中国芯片行业在RISC-V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已具备挑战ARM架构的实力。这一发展或将彻底打破ARM的市场垄断。
数年前,中国芯片行业曾大力支持ARM架构,然而ARM的开放承诺被一场众所周知的事件撕下了遮羞布。自那时起,中国芯片行业开始认识到自主掌握芯片架构的重要性。知名院士倪光南早在2018年便提出这一观点,并推动了RISC-V产业联盟的建立。
随着ARM与中国某科技企业的合作受阻,中国芯片行业开始全力支持RISC-V架构。从2019年起,RISC-V架构在中国获得了飞速发展,众多芯片企业纷纷加入RISC-V阵营。
其中,阿里平头哥是RISC-V架构的领军者。该公司最早开发RISC-V架构,并与其他芯片企业合作,共同研发RISC-V芯片。在其带领下,RISC-V芯片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在国内物联网芯片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RISC-V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推动了其全球普及。据悉,今年7月RISC-V芯片的出货量已突破100亿颗,其中中国芯片的出货量达50亿颗。RISC-V高管对中国芯片行业在RISC-V发展中的贡献表示赞赏。
英媒指出,RISC-V的快速发展正在动摇ARM的市场地位。RISC-V的授权费更低,甚至几乎没有授权费,而且可以用成熟工艺开发出更高性能的芯片,这有利于芯片企业的开发,特别是新创的芯片企业。RISC-V架构的灵活性也使其受到欢迎。
与此ARM阵营的芯片企业开始对其产生不满。ARM公版核心性能较低,与苹果A系处理器差距拉大,且功耗过高。越来越多的芯片企业开始考虑研发自研核心,以降低授权费。这一趋势已引发ARM与高通等企业的纠纷。
ARM阵营的内部矛盾将更有利于RISC-V的发展。美国芯片企业Intel已与西班牙合作研发RISC-V架构芯片,而高通、苹果也已表示对RISC-V的兴趣。这显示出ARM垄断移动芯片市场的局面似乎正在瓦解。
ARM可能未曾料到,其对中国芯片行业的做法会引发如此深远的连锁反应。仅仅三年多时间,RISC-V便已崭露头角。如今,中国芯片行业正积极推动RISC-V进入移动芯片和PC市场,进一步抢占ARM的市场。ARM是否已为当年的做法感到后悔,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RISC-V的崛起将是芯片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