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2022盘点 标准陆续出台 应用逐步深化

人工智能 2025-02-10 11:56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通信世界网报道】随着岁月的车轮驶入2022年,我国迎来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不仅是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工程的收官时刻,更见证了中国工业互联网标准与创新应用的腾飞。随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的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在历史的洪流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网络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根基,如今已延伸至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乃至全价值链,实现了人、机、物、车间、企业等全要素的泛在深度互联。在工信部的有力推动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为网络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企业内外网络的升级转型。尽管企业在内网改造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纵观全年,进展显著,成效初显。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网络国家标准GB/T42021-2022《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备受瞩目的还有备受产业各方瞩目的5G全连接工厂的建设与发展。它不仅成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有力尝试,更是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应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也在这一时代浪潮中崭露头角。面对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各大平台致力于构建基于海量数据的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在标准引领下,双跨平台的规模迅速扩大,显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尽管存在平台间各执一词的现象,但标准的出台无疑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等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在国际上牵头制定的首个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也填补了我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空白。这一成果展示了我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卓越实力和贡献。繁荣背后我们也不容忽视安全隐患的存在。设备联网带来的系统漏洞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威胁不容忽视。据评测数据显示,工业防火墙的薄弱点和漏洞随处可见这无疑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工业互联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日渐增强全球工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对于我国而言建立健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我国工业互联网正在朝着更加成熟和完善的方向迈进每一步都承载着新的希望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考验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工业互联网未来!今年五月,工信部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的通知》。其目标在于深入贯彻工业互联网安全相关政策标准,并通过完善自主定级、定级核查、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专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知还旨在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推动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并督促企业履行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以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保障能力。

尽管采取了这些积极的措施,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攻击愈发有组织、有针对性,工业领域因其战略性和攻击产生的高危害性已成为黑客的重点攻击目标。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化布局和提高安全意识已刻不容缓。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体系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2022年,随着成都灾备节点的上线运营,“5+2”国家顶级节点(武汉、广州、重庆、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全面建成,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了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并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级节点的上线服务也在迅速拓展。截至目前,全国已上线超过245个二级节点,覆盖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已覆盖超过19.5万家工业企业,涉及38个重点行业,累计标识解析量已超过2126亿次。这一系列的数字不仅展示了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成果,也预示着更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落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载体的部署量已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41万枚。主动标识作为一种通用、便捷的载体,为数据传输开辟了新的方式,能够在不同系统和主体间流通,作为采集和存储数据的介质。这一突破预示着主动标识载体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将成为推动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

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虽然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发展,共同见证我国工业互联网的繁荣与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