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经济乘云而上

人工智能 2025-02-08 12:51www.robotxin.com人工智能专业

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园内,一个超级车间引人注目,其主产线实现了全流程自动生产,彰显了人工智能在产业中的深度应用。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捕捉到了这一场景。

推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的加速突破,对于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深远的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智能经济的发展,强调要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产业、生产力跃升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正努力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在不久前举行的2022智能经济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指出,要促进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在更广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赋能现代制造业,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智能技术的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从兴起的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智能经济正在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我国智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科技、产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投入巨大,构建了一批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创造了大量的智慧应用场景。我国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以及智能算力总规模都在不断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工业4.0阶段,仍有大量企业需要迈进这一领域。

在“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国创造”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实验室,融入工业领域的核心业务场景。百度智能云在火力发电空冷岛项目中的深度学习应用,只是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智能决策,提升行业效能。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普及率要达到45%。目前,我国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全球领先,同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等。发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仍是长期目标。

在第四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中,宁波、青岛、深圳、北京四个赛区同步启动报名,预示着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持续热度。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迅猛地发展。江明涛表示,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经初步构建,平台能力持续增强,融合应用不断深入,区域赋能效果尤为突出,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这一切预示着基于平台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构建。

“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正是为了破解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难题,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而搭建的政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江明涛强调。

对于如何共建智能化新生态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史丹表示,数字化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牵引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制度变革效应三个方面。目前看来,消费效应在正向推动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效应仍需加强。对此,沈抖表示认同,他认为在许多实体经济领域,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数字化对效率的提升也不明显,智能化渗透需要时间。而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深耕使其对此充满信心。

田玉龙则提出推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建议。他认为应聚焦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主体活力激发、开放合作生态建设等方面着手。余晓晖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从深入行业形成共性解决方案、构建可复制的区域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等方面来推进融合与发展。同时他也强调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沈抖表示,“我们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数字化或智能化本身,而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产业效率效能,创造新价值,提升竞争力。”他坚信通过深入产业、加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共建产业智能化新生态的使命必将被更多的产业所承担和实现。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攀上智能高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robotxin.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