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上亿元系统集成只需半年
走进瑞松科技公司的制造车间,技术工人们正在操控着精密的机床,进行着零件的精细加工。在这里,一个巨大的焦点是那些正在运作的工业机器人手臂。这些机械手臂的操作平台,如同工程师们手中的魔法棒,只需输入相应的指令,机器人便会自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产动作。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价值千万的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需要汇聚超过二十名设计师的智慧和努力,他们需要花费数周到数月的时间来共同设计出详尽的图纸,并固定所有的工艺流程。如果设计过程中存在任何失误,加工精度就会受到影响。对此,瑞松科技公司的机器人自动化事业部副总经理何勇强调:“我们对待每一个岗位的要求都极为严格,每位工程师的出错率不得超过5%。”
说起机器人,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变形金刚或科幻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形象。很多人可能认为这种高科技只存在于发达国家。但实际上,中国的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根据国际机器人学联合会的最新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5.6万台。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还将继续领跑全球。
在产业链的上游,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游则是机器人本体的制造,如机械手臂的生产;而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即将机械手臂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行。目前,中国主要位于这个产业链的下游。
在广州开发区和黄埔区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内,共有数十家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其中,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以及系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之一。
走进瑞松科技的生产车间,一条专门为电梯制造业设计的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正忙碌地运转着。这条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都由机械手臂自动完成,从层门板点焊到涂装、搬运、码垛等工序,只要技术人员设置好指令,机器人就能独立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这些机械手臂仿佛拥有了人类的关节,可以在水平面和垂直平面自由移动。它们不仅仅是粗壮的胳膊,更是拥有模拟人腰肢、胳膊、手腕、手指的关节,使得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灵活工作。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是最难突破的。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减速器大多依赖进口,这使得国产机器人的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某些国产部件的价格甚至是进口部件的近五倍。
瑞松科技已经为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广汽菲亚特等汽车制造商研发并生产了数十万辆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2011年起,该公司在广汽三菱自动化车间的焊装项目中,展现了国内汽车设备生产商独立完成整车厂自动化项目的实力。
开发生产一条机器人生产线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这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效沟通。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测试,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瑞松科技公司的机器人自动化事业部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何勇副总经理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制造机器人产品如汽车前副车架焊接系统的复杂过程。
生产过程从数据收集开始,包括客户的零部件3D数据和工序流程图等。基于这些数据,瑞松科技会为客户设计出一个初步的方案,涉及生产部件的结构、工序和零件等要求。接下来,团队会进行工艺拆分、工艺布局和细化初步方案等工作。客户审核初步方案后,团队会进一步进行系统集成的3D效果图制作。一旦3D效果得到确认,便进入采购、生产、加工和制造环节。这一系列流程严谨而有序,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制造完成后,产品将进行组装,包括机械组装和电器组装。联动调试是确保产品符合所有技术要求和标准的关键环节。如果客户验收项目合格,产品就可以发货了。工程师们会负责生产线的设备拆装包装,并将产品运送到客户现场进行二次组装。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大型项目的成功完成需要超过20名设计员的共同努力。何勇透露,对于价值千万的项目,设计过程占据整个生产期的一半时间。为了确保加工精度和设计精度的一致性,前期的工艺拆检必须细致入微,对工程师的出错率也有严格的要求。
在全球机器人生产领域,瑞松科技以其高效的生产能力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声誉。参考美国的机器人生产模式,瑞松科技主要发展机器人系统集成。无论是大型的汽车白车身自动化焊装项目还是简单的小工作站或系统项目,瑞松科技都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在广州的工业机器人领域,尽管有许多企业,但真正实力雄厚的可能不超过五家,瑞松科技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